尤其是看到张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而自家去年差点儿饿死了人,于大婶对牛老太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偏偏牛老太会做人,能说会道,在张家村的人缘很不错。
即便于大婶背地里说她的坏话,也没多少人附和。
这次终于抓住牛老太的短处,于大婶自然不会放过。
其实,她比牛老太还要重男轻女。
牛老太虽然稀罕孙子,可也没把孙女们当成猫狗般随意处置。
反倒是于大婶,去年旱灾的时候,悄悄把家里的两个孙女卖了换粮食。
可这会儿,于大婶像个心疼小孙女的慈爱奶奶,不住的说张小雪可怜。
当然,她也不忘“劝说”牛老太,“孩子他牛婶,不是我说你,你这个做奶奶的,下手也太狠了,看把孩子给打得。不就是吃个鸡蛋嘛,人家小雪他爹在部队当兵,每个月都往家寄不少钱哩。那么多钱,都够给孩子买一箩筐鸡蛋了。”
好个神队友!
安妮暗自给于大婶树了个大拇指。
她把人都叫来,就是想当众给大家算算账,好让大家伙知道,整个张家其实都是张大海在养活,而“安大妮”作为张大海的妻子,就算不上工、不赚钱,张家人也没资格评判!
“还是于大婶明白事理。”
安妮煞有其事的点了下头,“我家男人在外面当兵,每个月二十六块钱的津贴,他吃住在部队,根本花不到什么钱,就把所有的津贴都寄了回来——”
原主之前,只知道说张大海的津贴全都进了牛老太的口袋,却没有仔细算过账。
要安妮来说,算账还是一笔笔的把数字列出来更有说服力、冲击力。
也更能让村里人知道,原主会整天闹腾也不是没有原因。
换做大队里其他的女人,如果自己摊上这样的男人、这样的婆家,估计也做不到无动于衷吧。
“大海把钱寄回家怎么了?他是我儿子,孝顺我理所应当。”牛老太见家门口围拢起这么多人,脸阴沉得可以滴出水来。
张家其他的人,听到动静也都纷纷跑了出来。
张老头儿是个做公爹的,不好跟儿媳妇拌嘴,只冷着脸站在一边。
张大河和李来娣都是老实人,一棍子下去也打不出一个响屁,他们就是家里的布景板,眼见大嫂撒泼,根本不敢上前。
张大根还是个没结婚的小叔子,不好跟个大老娘们掰扯,反正安妮也没动手,他娘暂时没吃亏,张大根便站在人群后看着。
倒是张大江,已经知道自己老婆早上跟大嫂吵架,结果却被他娘不小心敲到了头,至今还昏睡不起。
作为儿子,张大江当然不敢跟亲娘计较,他便把这些账都算在了“安大妮”头上!
“就是啊,大嫂,娘说的对,爹和娘生养我们不容易,我们理当孝顺他们。”张大江故作孝顺的说道。
安妮白了他一眼,冷冷道,“孝顺爹娘当然是应该的,可大海没有养弟弟妹妹的义务吧。”
“两个月前我生孩子,大海知道了,特意从战友那儿寻摸了两罐麦乳精,结果呢,我连影子都没看到,全都进了张大根和张大花的嘴。哦,对了,你家三个儿子也‘偷吃’了不少吧!”
麦乳精的事,原主现在并不知情,还是半年后张大海回家探亲,无意间说漏了嘴。
那时,原主也闹了一场,结果还是因为闹得方法有点儿问题,非但没有让人知道她的委屈,反而又换来新一轮的臭骂。
“还有那鸡蛋,下蛋的母鸡是用张大海的钱买的,我闺女每天喂鸡、打扫鸡窝,结果吃鸡蛋的时候,却没有我闺女的份儿,凭啥?”
“还有张大海寄回来的布票,送回来的军大衣,我是连摸都没摸到,我儿子、闺女更是连个布头都摊不上,全都穿到了张大花和张大根身上。”
“儿子养父母天经地义,可弟弟妹妹这么花哥哥的钱,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吧!”
牛老太直接愣住了,老大媳妇什么时候这么能说了?还句句说到了点子上。
她一时愣神,竟忘了驳斥。
还是张大江反应快,他心里虽然也在意爹娘偏心,但自己儿子也多少沾了些光,两下里算是相抵了。
他赶忙道,“大嫂,你说的这又是什么话?咱们家没分家,大哥赚了钱,理当上交。”
安妮挑了一下眉,嘿,等的就是你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