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2706 字 2个月前

对于明军的进步,作为对手的倭寇最有发言权,在十年前,一百个倭寇,在几个精锐武士的率领下,便敢向上万明军发起冲击,还能战而胜之,杀敌无数;到了五年前,同样的倭寇,就只敢冲击上千人的明军队伍了;到了这几年,情况变得一年比一年糟糕,几乎在人数相当时,倭寇也没法占到优势了,如果碰上比较生猛的‘俞家军’、‘谭家军’、‘卢家军’、还要被人家以少打多;若是碰上戚家军,直接望风披靡,赶紧逃命要紧。

而且在群众基础方面,胡宗宪在给嘉靖的奏疏中,曾一针见血的分析道:‘为什么以前年年抗倭,倭寇却越抗越多?关键是老百姓没活路,才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下海入伙;所以微臣这些年,做的最多的,不是指挥军队作战,而是让老百姓有活路,老百姓能合法的挣到钱,一家人不愁吃穿,谁还会剃了头冒充倭人?’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通过一系列减租减赋、保护私产、鼓励工商、兴修基建等开明政策,几年下来,逐渐为大明朝挽回了失去的民心,而且市舶司的开设,更是让士绅百姓不需要通过走私讨生活,将倭寇赖以生存的基础连根拔起,再不会出现老百姓主动给倭寇带路,为其提供补给的难堪情形了。

倭寇们惶恐的发现,现在他们想要补充人手,都比以前困难许多,只能通过抢虏人口的方式来完成,可那些强迫入伙的老实人,岂能跟自愿下海的亡命徒相比?战斗力下降也就成了必然。

几方面综合因素,抗倭形势一片大好,现在山东、江浙、福建北部的倭寇基本被肃清,现在战场已经南移到闽南、广东一带,离大明朝的钱粮重地越来越远,对帝国的威胁自然也越来越小。

这让嘉靖皇帝分外欣慰,对胡宗宪、戚继光等人更是大加赞赏,不吝奖励,甚至连严阁老也跟着沾了光……胡宗宪能以区区巡按掌东南六省军务,与严阁老的破格提拔有直接关系。嘉靖每念及此,都会说严阁老为国选材,眼光确实是好。

在徐阶看来,胡宗宪的存在,才是严嵩迟迟未去的关键所在,为了稳定东南局势,嘉靖绝不会让严嵩倒了,不然墙倒众人推,砸死了胡宗宪,谁敢保证朝廷费尽举国之力,死了几十万人,才取得的优势,会不会出现反复呢?

东南抗倭形势一片大好,北边的俺答却很不老实,完全把大明北方数省,当成了自家的牧场,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想杀就杀,想抢就抢;虽然朝廷已将刚刚服阕的杨博,派为三边总督,直面俺答的主力,但蒙古人来去如风,避开杨博,尽情在辽东、山西、宣大这些地方劫掠,一样让大明朝焦头烂额,却只能忍气吞声,等着南方彻底平定,再掉回头来收拾北边。

问完了边事,嘉靖问徐阶道:“严世蕃的案子查得如何了?”

徐阶早就等这句了,便一脸深思道:“三法司查得倒很卖力,只怕最后的结果不能服众。”

“为什么呀?”嘉靖道:“我大明朝还有三法司会审更高的级别吗?”

“不是级别问题。”徐阶小声道:“是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三位堂官的身份……”

嘉靖明白了,缓缓道:“你是说,他们都是严阁老提拔起来的?”

徐阶唯恐引得皇帝不快,轻声道:“虽然严阁老不会要求他们网开一面,但三人受人之恩,难免寻思报答;哪怕三人秉公执法,也难免百官这样去想,到时候给三位高官抹了黑,也对朝廷形象不利。”明明是损人的,却说得全是为人好,这就是宰相的水平,除了高,还是高。

“你说的也有道理,”嘉靖想一想,点头道:“可为了这么点事情,难道就要调换尚书、都御史吗?那也太儿戏了。”

“当然不用调换。”徐阶笑道:“只要三位大人回避就可以。”

“那有什么用。”嘉靖道:“他们就算回避了,别人也会说,他们的下属畏惧讨好上司,一样会包庇严世蕃的。”

“总有一两个人选,不会被人说闲话。”徐阶轻声道:“甚至只要有一个就可以了。”

“朕明白了……”嘉靖意味深长的看徐阶一眼道:“你想说,不能只用严党的人查这件事,对不对?”

“圣明无过于皇上,”徐阶一脸坦然道:“微臣以为这样才能显示公正。”

“好吧,既然你这样想……”嘉靖道:“有什么人选推荐上来?”

“有左佥都御史沈默,才干非凡,且与严家素无瓜葛,足以服众,”徐阶朗声道:“臣举荐其为查案专员之一!”

“沈默……”嘉靖寻思了好一会儿,才点头道:“可以。”

与此同时,裕王府中,裕王朱载垕和他的五位师傅,在内书房中用寒食宴。按习俗,寒食这天是不动灶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小心眼的介之推,所以在这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不过对富贵人家来说,这一天的寒食,不会委屈到嘴巴,反而是一次别有风味的体会。

只见那张餐桌上,摆着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点心有十三样,称为寒食十三绝,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哪会委屈到贵人们的肚子?

不过这几位的心思,显然没有放在寒食上,而是在全神贯注的交谈着什么。

他们关系显然已经到了随意的程度,几把椅子围成一个圆圈,在一张小圆桌边就坐。

裕王在上首的中间,高拱、陈以勤在他的右边,沈默、殷士瞻在他的左边,张居正甘陪末座,几个人一边轻啜着春酒新茶,一边听高拱咬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如果皇上非要废长立幼,我高肃卿就一头撞死在西苑门前,让皇上看看人心何在!”说这话时,他两眼圆瞪,胡子都翘起来了,谁都不怀疑他真会这样做。

“师傅,千万不能做这种事,”裕王的声音十分细弱,轻声道:“哪怕我当不了储君,您也得好好的过下去,大明朝就这点正气了,可不能轻言断送。”

“唉……”高拱郁闷的叹口气道。

“皇上圣明,主意拿的正”张居正接言道:“不会轻易被那些人煽动的。”

“那可难讲……”陈以勤沉声道:“有件事儿,你们听说过吗?”

“什么事儿?”众人的目光全汇集过来,高拱道:“我说老陈,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听说,皇上今年几次跟左右说起,”陈以勤道:“想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当个太上皇,好专心修道……”

众人听了无不惊愕,裕王更是面如土色,结舌道:“真、真的?”

“空穴才能来风,”陈以勤道:“无风不会起浪。”

屋里人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他们都很清楚,如果嘉靖真的萌生退意,这时候撂挑子的话,那么唯一有儿子的景王,就是唯一的继承人,大家还瞎忙活什么?还是早点辞官回家避祸来的正经。

但有一个人笑了起来,高拱不悦道:“张太岳,你笑什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