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2 / 2)

跃马大唐 大苹果 3372 字 2个月前

次日清晨,王源早早起来,两只觉得两条腿又酸又疼极为难受,知道这是昨天驯马的后遗症,骂了几句也没招,洗漱吃了早饭之后牵出“火药桶”骑上来去翰林学士院“上班”去。

骑在马上走在大街上的感觉爽的不行,听着马蹄在青石板街道上的哒哒声,王源一路上嘴巴便没有合过。进了大明宫到了翰林学士院,待众夫子纷纷到来之后,王源找到了翰林学士首席承旨陆元机老夫子,偷偷向他告假。

陆元机捋着白胡子道:“告假么?上午还打算找你谈谈诗文呢,彭夫子昨日作了一首诗,本想上午大伙儿聚聚论一论此诗呢。再说你进翰林院也不少日子了,我等还没见你有新作问世,都想见识见识呢。”

王源笑道:“确实有些急事,需要出宫一趟。要不明日再论诗如何?”

陆元机道:“明日的话你也要拿出新作来给我们鉴赏鉴赏,我翰林学士院三日无诗示人,别人要说我们闲话的。”

王源暗自好笑,为了告假也无暇多想,满口答应下来。当下急匆匆出了宫,骑着马疾奔回家,到了门口,黄三已经带着昨天买的仆役中的七八人翘首以待。

见王源回来,黄三忙道:“二郎,叫我们随你办事去,办什么事啊?这么大阵仗?”

王源道:“套上大车,将仓里的稻米搬上几十袋上来,还有,你可知何处卖锅?要大锅。”

黄三道:“要锅作甚?”

王源道:“问那么多作甚?到了地方你不就知道了,锅灶柴禾稻米,最好能买到些肉。”

黄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挠头道:“南门张铁匠家中肯定有锅,柴禾在坊间倒也能买到,肉却是难买了,东西市还没开张,要在坊间寻一寻方知。”

王源道:“你去找这些玩意儿,要十口大锅,柴禾起码要几车,肉蛋也买个几十斤,然后去西城门口找我。”

黄三楞道:“二郎你这是要去施粥么?”

王源笑道:“算你还聪明,别磨蹭了,赶紧准备,我先带着几个人去找合适的地方。”

黄三忙答应了,带着四名仆役赶着大车出门,王源则带着余下一名男仆和两名女仆急匆匆出了门,直奔西城门处而去。

第167章 难民

长安西城延平门外,数千百姓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僵卧在城外大道两旁。入春以来,突厥骑兵在长安正北的关内道发动十余次劫掠行动,融雪之后的大地给了突厥人最佳的机动能力,边关形势紧迫,边境城镇丰州一度失守,损失惨重。

虽然朔方、河东两大节度使个拥有五万余重兵,但这十万兵马所防御的面积也颇大,且治所云州和太原府距离边境丰州也颇为遥远。在丰州一带,主要抗击突厥的兵力不足万余,分属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辖下。

突厥人春季袭扰开始后,安北单于都护府虽然应对尚算迅速,但当突厥人的进攻迅雷不及掩耳,丰州一日便失,虽第三日便被唐军夺回,但在这被占领的两天时间里,百姓们遭受了巨大的创伤。突厥士兵从来都是拿大唐百姓的首级当做军功的,牛羊或可活命,百姓却根本没有活命的机会,故而丰州一破,百姓大举往南逃往。

当唐军收复丰州之后,朔方河东两节度曾派兵拦阻数万百姓南逃,但仍有数千百姓家园被毁不愿再受涂炭之苦,宁愿背井离乡往南逃,也不愿再回到噩梦般的边镇安居了。

数日前数千难民抵达长安城,朝廷并非不知道难民抵达的消息,只是朝廷之中对于难民的态度分为两派,一派以王鉷杨慎矜等人为首,主张将难民递解回乡,不准他们在京城立足,以免扰乱京城治安。另一派则认为应该调查清楚,若这批难民确实家园被毁,何妨在京畿给他们安家落户,否则赶他们回去也会闹出事端,甚或是逼着他们投敌云云。

两派人各自争执不休,这帮难民便被阻挡在延平门外,却无人想到去关心难民的生计。他们在这件事上争胜,却忘了难民们一路南来饥寒交迫已经快要饿死了。

王源在延平门内广场下了马,见眼前守城兵马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城门虽开着,但城门左近重兵防守,刀剑森森对着城外的难民,防止他们冲进来。

王源带着几名仆人往城门口走去,拒马拦截的城门洞口,一名守城军官摆手拦住道:“站住,几位是要出城么?”

王源拱手道:“是。”

那军官上下打量王源皱眉道:“城外全是难民,可不太平,阁下可要当心些。”

王源道:“多谢提醒,我正是要去瞧瞧这些人的。”

那军官皱眉道:“又是去捡便宜买奴仆的,上边已经下了命令,为防止难民之中藏有突厥细作,今日起一律不准以买卖奴仆说的理由放他们进城。劝你赶紧回去吧,别自找麻烦。”

王源笑了笑道:“将军放心,我不是来买奴仆的,只是去瞧瞧罢了。”

军官瞪眼道:“有什么好瞧的?还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走开走开。”

王源想了想掏出翰林学士的进宫腰牌来递上道:“通融一番如何?”

那军官狐疑的拿了腰牌瞅了瞅,吓了一跳道:“你是翰林院的学士?可翰林院的来此作甚?这应该是政事堂管的事儿才是,莫非……你是陛下派来暗查的?”

王源愣了愣,心想:这军官脑洞不小,居然能替自己想到这个理由来,也是出人意料。

王源可不敢承认这件事,因为那是矫诏之罪,只高深莫测的笑笑道:“将军莫声张,还请给予方便。”

那军官连忙道:“好说好说,王学士,我们可没对百姓动手脚,没打没骂也没骚扰,昨夜看他们可怜,我还命人给他们点了几堆篝火取暖呢。”

王源点头道:“将军放心,我不是来寻诸位的麻烦的,只是请将军给予方便,一会儿我在城外搭几座粥棚施粥,将军若是有人手的话,能带人帮我维持维持最好。”

那军官点头道:“好说,我说朝廷怎么会忘了这事儿,百姓们也是可怜,好多人都几天没吃东西了,原来陛下圣人没忘了他们,派了王学士来赈济来了。没说的,这也是公务,待会本人亲自带兄弟们帮着维持。”

王源笑道:“万分感谢,将军心肠慈悲,关心百姓疾苦,是个好将军。这事儿我记下了。”

那军官窃喜不已,这学士说记下了此事,岂不是说回禀差事的时候会提及自己帮忙之事?哪怕在陛下面前提到自己的名字,那也是飞黄腾达有望了。

当下放了王源出了城门,过了护城河来到大道上,但见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坐着卧着的全是衣衫褴褛的难民,一个个眼神黯淡呆呆的看着王源等人,人群中孩童啼哭之声,老者咳嗽之声,女子的嘤嘤哭泣之声不绝。不少人已经饿得皮包骨头,全身上下只剩下两只眼珠子还有气力转动,情景悲惨之极。

王源穿越来此,落户于永安坊困顿之中,本已经以为自己已经尝过最悲惨的生活,但现在看眼前的百姓,王源才明白,真正悲惨的生活自己还远远没有触碰到。此时还是天宝五年,距离大乱还有不少年,大唐天下还是太平富庶,本以为百姓们个个能吃饱穿暖生活无忧,哪里想到还有无家可归之人。

眼前这数千人只是个缩影,边境上凡有战事之处,东到范阳,西到陇右,怕是有数十万百姓身处这样的境地之中,想想都让人觉得害怕。

沿着道路走了里许,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难民的数目,估计在四千人左右,王源发现自己的准备的物资不太充足,不过应付半日当无问题。回到城门内时,但见数辆大车从街口奔来,正是黄三带着几名仆役赶着大车到了。那军官命人移开城门口的障碍之物,亲自领着五十名士兵帮着开道,护着几辆大车出了城门来到官道上。

王源一声令下,黄三带着众仆役开始卸车。这些新买的奴仆们都是这些难民之中挑出来的,知道主人家要来给父老乡亲们赈济粥饭,干起活来格外的卖力。一口口大锅抗下马车来,一袋袋稻米卸下车来堆在路边,十来只猪羊几麻袋的青菜也堆在路边,瞬间便堆成了小山一般。

僵卧于地的百姓们开始还有些漠然,待见到这些东西被卸下来堆在路边的时候,才突然觉得好像这件事跟他们有关,大家纷纷爬起身来围拢过来。

那军官手扶剑柄高声喝道:“都不许靠近,谁敢靠近乱动,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百姓们呆呆围在十余步之外,眼巴巴的看着王家奴仆们忙着搬上搬下,一名老者忽然认出了其中一名奴仆正是昨日被买家看中的自家孙子,大声叫道:“小六儿,小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