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1 / 2)

唐寅在异界 六道 3371 字 24天前

正当陆辰还在考虑怎样才能摆脱安军的纠缠时,以萧慕青为首的平原军和以舞英为首的直属军抵达子蒙关。双军于子蒙关外排兵布阵,展开一场正面的决战。

在战前,萧慕青还特意派人去了子蒙关,告诉关内的安军无须参战。

虽然安军在子蒙关之战中打得还算不错,但对安军的信心不足却早已是根深蒂固的了,萧慕青还真怕安军的突然参战会帮己方的倒忙,越帮越乱,而且自己也不好掌控全局。

子蒙关前的一战,是风军主力与桓军主力首次的一对一的决战。

此战,风军两个军团,兵力合计二十万,桓军三个军团,去掉沿途征战的战损,可战之兵为二十五万,在兵力上,桓军战有绝对的优势。

不过等双方交上手后,桓军却呈现出一面倒的败势,平原军和直属军在风国步兵军团当中是公然战力最强的两个军团,而且两军当中还有上官元让和江凡这样的猛将打头阵,大大提升了将士们的士气,桓军固然兵力众多,但仍旧抵挡不住平原军和直属军凶猛的冲杀。

双方的战斗仅仅打了半天的工夫,桓军就开始支撑不住,随着打头阵的前军死伤殆尽后,中军的将士们是成阵、成兵团的往下败退,其场面就如同海水退潮似的,拦都拦不住。

就算陆辰临阵指挥的本事再强大,这时候也左右不了大局了。这一战,桓军是大败,打到后期,就连答应风军不参战的安军都按捺不住,杀出子蒙关,上将军阎喜亲自上阵,带领安军跟随着风军一并追杀桓军。

这一场大败,桓军足足溃逃出八十里,沿途之上,随处可见丢弃的盔甲和武器,到处都有桓军的尸体和重伤的伤兵,其状之惨,与来时那支斗志高昂的军团已有天壤之别。

只一战就击溃了陆辰一部,阎喜乐的嘴巴何不拢,等他见到萧慕青和舞英二人后,热情地把他俩接入子蒙关内,对他二人以及风军的援助千恩万谢,对风军的战力亦是赞不绝口。

此战对于阎喜来说是救安国于水火的重要一战,但对萧慕青和舞英而言,此战很平常,只是他二人所经历过众多战役中的一场罢了,甚至都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击溃桓军后,萧慕青和舞英打算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歼灭陆辰一部,但阎喜执意不肯放他二人走,劝他俩在子蒙关多驻扎一段时间,一是风军远路而来,需要时间做休整,其二,风军经过一场大战,军备的战损也不小,需要补充,他拍着胸脯做保证,会传书给朝廷,让朝廷来弥补风军的战损。

阎喜一再挽留风军,多少也是因为他心里没底,若要有风军在,他驻守的子蒙关便会固若金汤,哪怕来敌再多,风军也能将其击溃。

萧慕青和舞英接受了阎喜的建议,暂时于子蒙关驻扎下来。首先全军将士确实需要时间做休整,其次,也是最主要的一点,他二人对安军的军备垂涎已久,如果真能得到安国朝廷的资助,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阎喜倒是没有食言,在给朝廷的传书中,对风军的援助和战力大加赞赏,并向越泽直言不讳的提出,己方应大力资助风军的军备,以此来拉拢、讨好风军,只要让风军能坚定不移的站在安国这一边,并能全心全意的为安国去打仗,那么外敌再强,此战安国亦可取得胜利。

胜者的话总是最有分量的,子蒙关一战的大获全胜,让越泽也十分看重阎喜的进谏。经过与朝中大臣的一番商议,越泽最终同意奖赏平原军和直属军军甲三十万套,其中的二十万套是装备两军的全军将士,另外的十万套则是做军中储备,如有破损,可第一时间更换。

安国或许军力不强,但国力的富足却是属一属二的,送出三十万套的精钢盔甲,价值连城,越泽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对于安国而言,这点军备也根本不算什么。

越泽的这份大礼可让萧慕青和舞英激动的两天没睡好觉,有了这些安国的盔甲,不知道会让己方多少将士在战场上免受伤亡之苦呢,全军的战力也会得到大副的提升。

安人做事非常缜密,当盔甲由御镇送到风军手上时,盔甲的颜色都已被涂成了风军惯用的黑色,就连头盔上头缨这样的细节也没有忽略,统一更换成红色。

可以说安国资助的军备送过来,风军方面无须做任何的加工,直接可穿戴在身,装备于全军。

萧慕青和舞英在第一时间让全军将士更换盔甲,然后全军在军营里开始紧锣密鼓的*练。

风军原本穿戴的皮甲比安国的钢盔钢甲要轻得多,现在做了更换,全军将士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平原军和直属军也就彻底安心的驻扎下来。

战败的陆辰一部很快与随后而至的金胜一部和姜阳一部汇合,桓军的兵力一下子达到六十万众,只是形势依然不乐观。

现在他们南面有平原军和直属军驻守的子蒙关,北面有追踪过来的百战军,风军已经由一南一北把桓军夹在了中间,随时都有两面出击的可能。

陆辰、金胜、姜阳三人一核计,觉得以目前的局势,己方无论向北、向南、向东皆为死路一条,唯今之计,只能向西,找寻机会返回桓国本土。

第607章

桓军方面想要退回桓国本土,风军方面也在对桓军做着研究。陆辰等人的打算皆被老奸巨猾的聂泽算到了。

聂泽在给萧慕青和舞英的传书中就有明确的提到,桓军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退兵,可是桓军的退路又已被断,只能另辟蹊径,由空桑山退走的可能性最大。

空桑山是安桓两国的边境山脉,多悬崖峻岭,山峰奇险,其中有两条官道可由安国回往桓国,不过沿途皆设有关卡、要塞,地形险峻,易手难攻,当初桓国向安国发兵,也是由池州郡开打的,没敢走空桑山。

现在桓军已经被*到绝路,只有空桑山这一条路可选,而且,安国于空桑山所设关卡和要塞是着重防西面,也就是桓国那一边,现在桓军要从安国境内打出去,难度要小上很多。

萧慕青和舞英认为聂泽推测有理,在回书当中也有询问他的意见和应对之策。聂泽在书信中仔细分析了桓军要走空桑山的路径。两条官道,桓军十有八九会选择南面那一条。

一是南面那条官道上只设有三座关卡,城防皆为西强东弱,由东往西打,连续拿下这三座关卡对于兵力众多的桓军并非难事。

即便进攻受阻,桓军也有退路,可趁势向南,逃往安国南方找川军汇合。

聂泽和萧慕青、舞英在往来书信中对桓军的下一步动态做了周详的分析和推测,而且还把相应的部署敲定下来。

先最动的是平原军,全军将士化整为零,分批分次的向空桑山一带进发。

事实证明,还真的被聂泽预测对了,桓军是要撤兵,而且计划所走的路线正是他所推测的空桑山南路。

很简单,空桑山南路的关卡少,又相对容易攻打,而且距离在安国南方作战的川军也不算太遥远,所以从这里撤退,桓军的选择性能够多一些。

很快,由陆辰、金胜、姜阳三人所统帅的桓军在稍做休整之后,便开始向西南进发,直奔安桓边境的空桑山而去。

沿途没有风军拦阻他们,桓军的行军速度也极为迅猛,所有的大型辎重统统丢弃掉,全军上下轻装上阵做急行军。

在他们向空桑山全速进军的同时,后方的探报也连续不断地传来,称风军的各军业已合兵一处,正由他们的后方追赶过来。

听闻这个消息,桓军跑得更快了,用‘日行三百’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十日后,桓军终于进入空桑山的南路官道,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安国的并封关。

并封关是空桑山南官道东侧的第一道关卡,西面的城墙有十米开外,东面的城墙却只有六、七米的样子,而且残破不堪,关内屯兵有两万左右。

来到并封关外,桓军连停歇都没做,即刻发动了全军进攻。由于在行军过程中所有的大型攻城武器都被桓军丢光,桓军此时进攻所采用的就是典型的人海战术。

全军将士们扛着云梯直接往前推进,打算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冲垮并封关的城防。

桓军这种‘气吞山河’的战术还真的起到了奇效,并封关内的守军单单看到关外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桓军就已心寒了三分,等交上手后,完全抵御不住桓军不要命式的冲锋,安军斗志不强的老毛病又再次作祟,在桓军纯人力的进攻之下,连半个时辰都没坚持住,全线溃败,两万守军弃关而逃。

差不多是兵不血刃的攻占了并封关,桓军斗志大盛,气势如宏,陆辰、金胜、姜阳这三位统帅也变得信心十足起来,他们相信,再攻占接下来的那两座关卡也非难事。

桓军于并封关内休整一天,翌日,开始向空桑山腹地挺进,大军直*安国的第二座关卡,中曲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