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南直以后,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投降的明军渐渐变少,不像在河南时,八旗兵锋所至明军望风而降,而这里的明军即使抵挡不住也大都选择逃跑,直接投降的少了许多。不像另一个时空,当多铎带领清军到达扬州时,江北四镇的明军大部分选择了投降,光是整编的绿营兵就近二十万人。
当然,对这些大部分清军将领并不在意,战斗力为渣滓一样的明军,即使投降了也派不上多少用处,这是大多数八旗将领的想法。
不过没有了绿营降兵跟着,攻城的炮灰就少了许多,泗州的明军达两万多想攻破也不是那么容易。拜伊图便带领军队停留在泗州城外,和后续的清军主力汇合。
数日后,清军主力才陆续到达泗州城外,把泗州包围了起来。
多铎虽然只有三十岁,自小却在马背上长大,在十三岁时就统领正白旗统军出征,打蒙古、征朝鲜,伐大明,战斗之经验丰富无比,是满清屈指可数的名将。
小小的泗州,两万余的明军自然不放在多铎眼里。到达泗州城外后,他先是派出固山额真图赖带军队和孔有德汉军营从上游渡过淮河,攻打盱眙。淮河虽然也算宽阔,却不能和长江相比,这里地处平原处处都是渡口,明军也没有兵力封锁整条淮河不让清军过去。
三万余清军渡过了淮河,从南方包围了盱眙城。面对数万清军的攻击,盱眙城内只有军队五千人,守将张天福、张天禄兄弟不敢抵抗,果断的选择开城投降。
盱眙泗州夹河而立互为犄角,若是张天禄兄弟肯用心防守的话,守个十天半月全无问题,而眼下清军急于速战速决根本拖不起。有这么多的时间足够援军的到来。可是张家兄弟根本没有和清军作战的胆量,而是像历史上一样选择了投降。
攻占了盱眙之后,泗州已经被从四面包围。在盱眙城头更是有大炮十多门,本来是用来防止敌军渡过淮河,现在炮口纷纷调转,对准了泗州城。
多铎随军更是携带了近四十门红衣大炮,靠火炮轰破城墙,然后再派兵入城肉搏,这是清军攻城采取的主要手段。
明清之间历次大战,明军的精锐边军被清军消灭殆尽,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等无数的明将带着军队降清,大量的物质都被清军缴获,单论火器的话,清军的火器数量要远多于明军。
在清兵中,火器的使用率极高,当然骁勇善战的八旗勇士看不上火铳这种效率极低的火器,而选择用强弓硬弩,火铳火器多数都装备在汉军营。
而现在,在多铎的命令下,数十门火炮布置在泗州城外,对着泗州城墙猛烈的开火,无数的弹丸陆续落在城头,砸在城墙上,整个泗州城摇摇欲坠。
泗州城上当然也有火炮,在金声桓的指挥下,明军火炮向清军展开了反击。并没有填濠云梯这些常规手段的攻城,双方而是先展开了激烈的炮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