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三世后来还乘胜反攻,逐渐把阿拉伯人赶出小亚细亚西部,到他得意的继承人君士坦丁五世时代,更是配合阿拔斯王朝灭掉了倭马亚王朝,并夺回了整个小亚细亚和叙利亚部分地区。
基层出身的利奥三世对帝国体制的弊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而对于四面受敌的拜占庭帝国,加强军事力量显然是重中之重。
利奥三世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便开始将他多年苦苦思索的改革付为实践。他竭力整顿税收的征收,改善帝国的参政状况,加强和完善军区制,给予新兴军事贵族以土地和财产,给予士兵以安定的生活。但这一切都同当时拜占庭帝国的教会发生了抵触,变得寸步难行。
在基督教获得正统地位之后4个世纪,教会的势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至到了畸形发展的地步,随着亚洲地区被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的主教涌入帝国内地,很多修道士从被占领区涌入帝国内地,随之而起的修道院遍布各地,他们就像蛀虫爬伏在本就缩水的国土上。帝国需要的不是只会诵经的洋和尚,而是能打仗、能保家卫国的战士,这必然在教会与军人出身的利奥三世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
有一本教会的经书称:“人类分成两半,一半是僧侣,另一半是俗人。”
僧侣人数的实际数字虽然达不到人口的一半,但他们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而且他们还拥有免税权和其他特权。与此同时,帝国无地少地的平民却越来越多。要增加帝国的税收和劳动力,要有大量富饶的土地分给新兴的军事贵族,就必须拿富得流油的教会开刀,无论利奥三世本人的宗教思想如何,这已成为他的必然选择。
另外,基督教会在宗教本身的硬伤也使它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早期的基督教强调精神信仰,禁止偶像崇拜。
但基督教随着它的发展也像许多其他宗教一样,逐渐走上了偶像崇拜的道路,圣像和圣人遗骨被修道院供奉起来,愚昧的群众认为对圣像的顶礼膜拜可以使自己趋利避害,而带给了修道院滚滚财源。而且对各圣徒的偶像崇拜有把基督教引向多神论的危险,这严重违背了基督教作为一神教的本质,基督教内部本身就有人对此十分不满。
为了重整军队,利奥三世下令广泛征用了教会的所有土地和其他财产。教会好不容易才把这些财富敛到自己怀里,怎能说给人就给人呢?
西方人惯有的抗争精神在那些修道士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归还财产,还俺们土地”之声此起彼伏。
和中国的寺院有所不同,教会在当时不仅是精神世界的统领者,而且也统治着社会的经济。修道院利用各种特权,利用免税权,大量占有土地,剥削依附于土地的居民。国家实力被这些僧侣掏之一空,他们其实比俗人还要俗。
利奥三世正利用了这些硬伤,发起了向教会夺权的轰轰烈烈的“捣毁圣像运动”。
利奥三世先是发布了第一道反对圣像崇拜的诏令,将供奉圣像视同偶像崇拜。这是向全国教会的第一道宣战书。随后,在全国发起了破坏圣像的运动。
修道士们一听就恼火了,没了圣像,俺们怎么收香火钱?
接着,由于教会违抗诏令,修道院的大批土地被没收,余下的土地也必须课税,修道院的数量被大为减少,大批修道士被还俗成为社会劳动者。修道院在教育方面的特权也被取消。利奥三世开了个头,他儿子君士坦丁五世在位期间采取的行动更为激烈,使这场运动达到高峰。
利奥三世得到了大部分军事贵族和宫廷贵族的支持,因为他们是这场运动的最大受益者,从中分到了大量的土地财产,部分开明僧侣和保罗派信徒也站到了这一边,一些主教也跑来给皇帝唱赞歌,因为修道士不听他的话,这次可以趁机统治他们。城市手工业者们也起来欢呼,他们对修道士的骄横早就不满了。
而多数教会高级领导者则是反对力量的代表。在地理分布上,小亚细亚的军区和多数民众都支持这场运动,而包括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内的帝国欧洲各省,特别是希腊地区的多数民众则反对这场运动,甚至部分地区爆发了持续时间不长的武装反抗。
但利奥三世推行改革的决心不会因为任何反抗而削弱,他果断镇压了武装反抗。利奥三世突然废黜了君士坦丁总主教泽门的职务。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三世也坐不住了,他宣布开除利奥三世和所有圣像破坏者的教籍,站出来反对利奥三世的命令。修道士们更是站起来威权,开始煽动那些容易激动的居民,妇女是他们的主要宣传对象。居民们对修道士报有同情心,帝国各省及君士坦丁堡的大多数居民开始纷纷响应他们的号召。
在希腊及爱琴海上各岛还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反对皇帝的政策,宗教的力量真是太可怕了。幸好,拉奥三世乃铁腕人物,轻易地镇压了反叛者。
罗马教皇格里哥里三世闻听此信,大为恼火,并以在意大利停止收缴贡赋来反对皇帝的政策。意大利中部的拉文纳和罗马城虽然属于拜占廷的领土,但是已经日渐疏远,为了反对政府,教皇还和帝国的对头伦巴第人同流合污,真是雪上加霜。
面对诸多反对之声,利奥三世毫不理会,继续实行自己的政策。而且利奥三世则以牙还牙,惩罚那些带头闹事的,君士坦丁堡总主教被罢黜,还宣布剥夺教皇在意大利南部的征税权和对伊利里亚的管辖权。
这场圣像破坏运动持续了117年之久,最后以女皇狄奥多拉宣布恢复圣像崇拜为终结。“圣像破坏运动”表面看是失败了,但这场运动中被没收的教会土地和财产已无法收回,帝国的军事力量大为加强了。
从拜占庭帝国近千年的历史来看,从公元6、7世纪的不断衰退,到公元9、10世纪的重新雄起,“捣毁圣像运动”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后世多数史学家对利奥三世的这场运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利奥三世和他前一王朝的创始人希拉克略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都出身于行伍之中,都是在君士坦丁堡解围战中成就了一生的地位,都建立了一个时间不长不短的王朝,都实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
利奥三世死后,由其子君士坦丁五世接位。君士坦丁五世继承父亲遗志,采取更为激烈的手段对付修道士。结果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内战爆发了。
利奥三世的女婿阿尔塔瓦兹德,奥普西吉军区统帅,他举双手赞成老丈人的破坏圣像的运动。君士坦丁五世在继位当月前往小亚细亚,准备组织军队反击阿拉伯人。阿尔塔瓦兹德突然挑起反旗,自封为皇帝,对小舅子下手。措不及防的君士坦丁五世吓了一跳,原来那厮支持政府全是假的。没办法,他仓皇逃到阿那托里卡军区,因为那里有很多支持他的人。
不久,从君士坦丁堡传出消息一一皇帝驾崩了!
君士坦丁五世一听就不干了,心想:“朕活的好好的,能吃能喝的,你们竟然造谣说朕死了,太不像话了。”
原来,阿尔塔瓦兹德与首都的执事长官和新任总主教勾结,诈称君士坦丁五世归天,阿尔塔瓦兹德篡位成了新皇帝。为了取得首都居民的拥戴,阿尔塔瓦兹德刚进城,就迫不及待的废除了关于破坏圣像的决定。
虽然从表面看,破坏圣像运动遭到失败,但是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反对派的想象。除了阿那托里卡军区外,位于小亚细亚的色雷斯军区及吉维列奥特军区也全力拥护这项运动。
后来君士坦丁五世击败篡位者,迫使其逃回君士坦丁堡。不久,阿尔塔瓦兹德之子也成了舅舅的手下败将。君士坦丁五世派兵从陆路、海路两方面将君士坦丁堡团团包围。并最终重登皇位,其他那些背叛者和政治对手也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阿尔塔瓦兹德被俘,双眼被挖了出来。总主教被居民用皮鞭暴打一顿,又被捆在驴背上,头朝后担着驴屁股上,在跑马场游行示众,总算保住一条老命。
然而,刚刚平息内乱的拜占廷帝国又遇到了麻烦。近东发生大瘟疫,蔓延整个帝国,拜占廷人和希腊人死亡数目巨大。斯拉夫人趁机涌入那些已经成为无人区的土地上定居,拜占廷皇室史学家波菲洛格尼图斯说:“当瘟疫吞没万物的时候,广阔大地都斯拉夫化了,都蛮族化了。”
虽然遇到瘟疫,虽然有外族入侵,君士坦丁五世仍不放过那些国家的蛀虫修道士。他在宗教大会上严厉谴责供奉圣像的行为。随后,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宗教大扫除,没收修道院财产,关闭修道院,将其改为兵营,强迫修道士还俗、娶妻生子等等。
历史曾有过这么一段记载:君士坦丁堡的跑马场上演了一场滑稽的大表演,主角是修道士和修女。他们男女成双成对的出现在赛场上,一个男的身边跟着一个女的。看台上的观众不停往下扔垃圾、吐口水,嘲笑之声不绝于耳。皇帝在皇室看台上高声谴责这些洋和尚令他彻夜难眠,观众随之高呼:“这些败类再也不存在了。”
为了巩固统治,将破坏圣像运动进行到底,必需将有些过时的查士丁尼的法典进行革新和简化。从利奥三世开始,就已经开始编纂一部全新的法律全书。在这部法律中,以民法为主,刑法则占少量的一部分。它取消了对簿公堂时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不平等,规定审判无报酬。在刑法中,将一些判为死刑的囚犯施以体刑,让他们终身残废,但可以留下小命。这些体刑包括:断臂、割鼻、削舌和挖眼等等,最轻的也要遭受鞭挞。
伊苏里亚王朝初期,由于收缴了修道院的大量财产,帝国的军事力量提升很大,这主要表现在对阿拉伯战争的频频获胜上。在利奥三世胜利的基础上,拜占庭军乘胜追击,先后解放了叙利亚部分地区、塞浦路斯岛和亚美尼亚。
与拜占廷修道士们的遭遇天壤之别的是,意大利突然蹦出个教皇国,神权日见抬头。君士坦丁五世傻了眼,罗马天主教会不断壮大,拜占廷在意大利的领地却逐渐丧失。
他在位时期,精力主要用于镇压不断反叛的阿拉伯部落和柏柏尔部落,最为艰巨的是还要时刻提防阿拔斯王朝的颠覆活动。他艰苦的镇压了以拥护阿拔斯王朝为名的国内叛乱。对北方的各基督教王国,也发动了若干次战争,但是在日益强大的法兰克王国面前,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拜占庭帝国也逐渐日落西山。
虽然在伊苏里亚王朝时期,拜占庭帝国最终因为内忧外患,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但是无可争议的是,无论是利奥三世,还是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都称得上是一时俊杰。
特别是利奥三世,杜睿此事已经将他当成了日后大唐西进的主要对手,通过历史上的那些战例,以及利奥三世对拜占庭帝国在各个方面的改造,不难看出这个人,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权谋上,都堪称绝佳,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性格坚韧,顽强,对杜睿来说,称得上是一个好对手。
杜睿紧接着又询问了一番关于这个利奥的详细情况,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皮纳尔所说的利奥,正是历史上那个中兴了拜占庭帝国的利奥三世。
历史因为杜睿这个巨大的变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应该几年之后,才因为资助查士丁尼二世复辟,才渐露头脚的利奥三世更早的掌握了巨大的权柄。
皮纳尔也感觉十分奇怪,他想不明白,杜睿为何会对这个利奥这么热心,利奥虽然不错,在如今拜占庭的军界算得上是后起之秀,但是在皮纳尔看来,利奥也没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而且等到他回去的时候,说不定已经为国捐躯了,因为他所率领的那个所谓军团,事实上不过是一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面对强大的阿拉伯人,皮纳尔实在是不看好利奥。
陪着杜睿东拉西扯了大半天,皮纳尔终于有些不耐烦了,拜占庭帝国的局势岌岌可危,他可没有心思在长安渡假,如果他真的寻求不到大唐的援助,那就只有回返君士坦丁堡,然后继续去游说那些西方的君主,看看有谁愿意站出来。
“尊贵的皇帝陛下!公爵大人!拜占庭之于大唐,是有着存在价值的,正是因为拜占庭的存在,牵制了阿拉伯人的注意力,才让大唐的西陲得以享受和平!我不知道现在贵国还在犹豫什么,难道你们真的以为当阿拉伯人的铁骑将君士坦丁堡踏成废墟之后,他们真的会满足了吗?不!”
皮纳尔的情绪突然之间激动了起来:“那些邪恶的阿拉伯人,他们的贪欲是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的,就像当初他们突然杀进大唐的西域一样,当他们没了后顾之忧的时候,他们就会忘记当初在大唐帝国身上遭遇的惨败,只会牢牢的记住那些失败的屈辱,他们会报复,他们肯定会报复,我了解阿拉伯人,我在埃及,在叙利亚,在君士坦丁堡和他们都曾经较量过,他们的坚韧,让我这个敌人都深感佩服!他们不会忘记东方的花花世界,他们只会更加的向往,然后想尽办法,去抢夺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就像现在的拜占庭,以及日后的长安!”
不得不说皮纳尔的演讲非常精彩,而且就连杜睿都十分认同皮纳尔的说法,现在的阿拉伯人就好像日后的蒙古族,或者沙俄一样,他们对领土欲望,几乎都成了一种疯狂的执念,或许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不断的发动战争,为了真主安拉的荣耀洒满大地,为了金钱,为了满足欲望,或者是为了什么。
但是杜睿认同皮纳尔的说法,可不代表,他就会轻易的被皮纳尔打动,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大唐并不怕阿拉伯,拜占庭之于大唐也没有那么重要,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拜占庭离不开大唐,如果大唐不给与支援的话,拜占庭就是死路一条,这样的棋局,让杜睿有了坐地起价的资本。
“皮纳尔公爵!”杜睿见皮纳尔的长篇大论总算是说完了,这才开言道,“您说的不错,阿拉伯人确实对大唐西疆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但是这并不是大唐可以为此发动一场战争的理由,大唐军队西进的话,首先要耗费无数的钱粮,还要牺牲将士们的生命,现在我需要的是如何说服内阁同意发动这场战争,最重要的是告诉我的内阁同僚,这场战争可以为大唐带来什么,带来多少利益!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皮纳尔公爵,你能告诉我,大唐可以得到什么吗?不要说为了公理和正义,大唐的公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大唐的正义也不能是廉价的!”
杜睿的一番话,将皮纳尔说得面红耳赤,他能给大唐什么,当然只有大义,他在来长安之前,听说过,唐人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虚妄的东西,可是很可惜,他今天的对手是杜睿,一个务实的人,大义在他的眼里或许就是最为脸颊的东西。
“皇帝陛下,公爵大人,请问你们觉得拜占庭需要为大唐出动援兵,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皮纳尔情绪有些失落的问了一句,这种事最好还是让对方来提吧。
李贤看了杜睿一眼,杜睿点了点头,李贤起身,走到了一面墙边,身后将帷幕拉开了一半,展示出来的东西,让皮纳尔不禁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