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教大神张教主没乱说,梁山那一百零八人真是妖星,除了少数几个外,基本都是杀人放火的通缉犯在抱团取暖。
《水浒》之所以是名著不是因为“好汉聚义厅文化”,而是因为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社会文化。
现在大观元年,暂时还没到“祝家庄”那种程度,但初形已经出现,且正在朝那个方向加速。
真过度到那时,大宋的财政也就真的崩溃了,很简单的道理是:一但真形成了祝家庄,还指望它缴纳税款给朝廷?
绝逼不可能了,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它那样的实力在那种形势下,该缴纳一万贯时,祝彪只会缴纳十贯,给官员一百贯,并假惺惺的承诺“不会来抢你官府府库”,以此来显示他和梁山的区别。事实上这也是祝彪和梁山的唯一区别。
从这些来说,北宋末年形势和明末有些相似处,大量的生产力和财富集中在庄主员外官员们的手里,朝廷则财政崩溃军心涣散。
通常而言,这种时局指望初来乍到、只会念书的书呆子秀才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痴心妄想。普通书生在这位置上最好的结局是:全身而退不背锅死于意外就是胜利,顺便,必须做各大帮派家族的傀儡图章。
这其实就是管子、或者张纪㜣在讲堂上所说的“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有枪杆子就有政权。
当大宋的枪杆子没发挥作用时,到现在,看着这些等待签字盖章的卷宗,赵诚也就明白了为啥有如此多的山寨,如此多的逃户?
这事和官府有绝对关系,但他们不是在躲官府。
没读懂这个问题,以为他们真的是逃避税役,就属于没能读懂赵宋政治。其实官府的税虽然也不少,但大多数(通缉犯除外)真不是躲官府,而是躲不受控制的董建武、或祝彪们。
官府一定不是好东西,但不论那个官府毕竟是要点脸和底线的,然而董太公祝太爷们的吃相就未必好看,当官府不作为不能保护民众的时候,面对那些杀伐果断的祝彪们,平民还真的只有跑进山里躲起来一条活路。
“书生我也算明白了。”
始终在发呆的赵诚呼出一口气,自来到大宋通过学习观察,上任以来也用功,结合这些积压成山的文件,这算第一次弄懂了这年景大宋的病根所在。
“大人,不知道您明白什么了?”
如履薄冰等候在堂里的刑房押司赵青明尴尬的道,“我只知道,积压如此多的文件,您要是再不签署,恐怕不是好事。听传言,州衙王黼王曹官正在督查这方面,还和您有矛盾,贵池县肯定是他重点督查的范围。”
“他查个蛋!”
赵诚现在多少有些流氓态,背着手快速走来走去的,“他不是我的领导,除业务沟通外,他有个几把的管辖权。我的领导是裴知县,不是什么污糟猫王曹官。这是我贵池县政务,不是他的业务。”
“额……好吧,您高兴就好。”
赵青明神色古怪了起来,“但就算不管他王曹官。现在形势暧昧,各大家族纠葛,您积压如此多的文案于此不处理,他们火气一大,恐怕会生出乱子来。”
赵诚一摆手就把满桌子的文件掀了,“他乱就让乱,有了理由又有乱子,我才有借口给他们治病。这里是执政公器,我是朝廷官员,不是这些人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