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撞破(2 / 2)

“走吧,秦国夫人公务在身,别多耽误,”他笑着催促妹妹“我若得空,便去看你。”

孔蕴哽咽无言,最后向兄长见礼,再向博亭侯遥遥致意,随同乔毓,转身离去。

出府门的时候,乔毓道“四娘,你知道你现在离开,意味着什么吗现在回去,也还来得及。”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孔蕴铿锵有力道“但是,我绝不会再回去了。”

“你同你哥哥很像,外表柔和,内在坚韧。”

乔毓笑道“我听你哥哥的意思,似乎也对孔家诸多规矩不甚赞同,有意进行变革”

孔蕴神情有些忧郁,道“哥哥的确有这个意思,只是族老们反对的声音太大,父亲也不赞同”

虽然只是短短一见,但乔毓对博亭侯世子的印象很不坏,莞尔一笑,由衷赞道“穷则变,变则通。我记得,有个姓达的蛮夷曾经说过,世间的人与物都是在不断竞争的,倘若不能够适应时代,很快就会被淘汰,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的确有理,”孔蕴听得颔首,又不解道“蛮夷竟也有此高见那人姓甚名谁”

乔毓在脑子里搜了搜,不甚确定的道“仿佛是叫什么达尔文”

已经定好的人员名单里边儿,忽然加上个孔蕴,皇太子等人自然觉得奇怪,只是她是乔毓带过去的人,又是女郎,他们自然不会公然询问,免得孔蕴下不来台。

六月的天儿,已经热得紧了,人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便觉得跟要化了似的。

好在这会儿刚过清晨,日头还没有午间时候那般暴烈,众人便抓紧时间赶路,匆忙往万年县去。

简单意义上的万年县,其实便在长安城朱雀大街东,附郭长安,连治所都位于长安城内。

但实际上,从朱雀大道东到长安城墙之内,治所万年县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那半儿在城外,有连绵的农田和庄稼,远不同于长安城内的繁华。

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廓。恶贯满盈,附廓省城。

照这说法,万年县的县令前世大抵是一个头顶生疮、脚下流脓的大坏蛋。

皇太子往万年县去时,免不得要将詹事府与左右春坊里边儿的属臣挪过去大半,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这些人没一个好惹的。

皇太子与秦王都留在长安城外的官邸里,他这个县令难道能坦然留在长安城里边儿办公

但凡是懂点儿事,就知道鞍前马后的去伺候着。

万年县是附廓县,县令官居正五品,今年四十来岁,就这职位而言,倒也算是年轻有为。

皇帝心血来潮,想在万年设置个特区,可怜县令头发都掉了一半儿。

就像是没有媳妇想跟婆婆一起住一样,忽然间掉下了几十个婆婆,这谁受得了

好在皇帝也没有这么不近人情,转头就降旨将他调到别处去了,至于万年县令的位置,便暂且空闲着,叫皇太子挑个合适的人选,再行添补过去。

乔毓与皇太子、秦王、孔蕴等人抵达万年县时,早有人收拾了居所出来,几人先去歇息。

到了第二日清晨,又骑马出行,在外边儿转了一圈儿,大略有个章程,便往前厅里去商讨。

“应该先做什么呢”

乔毓知晓后世,心里边儿的点子比芝麻还多,但真是具体到行动刚略上,她便没办法了,只能瞪着眼抓瞎。

皇太子坐在上首,秦王与乔毓在他两侧,底下是东宫的一众属官,孔蕴则端坐在乔毓身后,静听众人议事。

负责查录万年县相关资料的属官将近十年内,万年县境内的人口变动、赋税、土地耕种情况、力役、水利桥梁、司法文书乃至于道路、钱粮诸事一一说明,末了,又将诸多资料整理成册,专门令人收录,随时准备查看。

皇太子端坐椅上,静静听臣属汇报完,方才左右环视,道“诸君以为当下首要之务,该当如何”

“殿下此来,是为改革,也是为了试点,”短暂的寂静过去,左庶子林卓道“万年县约有七千五百户,近三万八千口人,仅凭吾等,怕是很难将其撬动。”

皇太子唇边微露笑意,显然是赞同此言,林卓见状,更有了几分底气,侃侃而谈道“对于选才之制,历朝历代都有变革,西周世卿世禄,秦朝军功爵制,汉有察举征辟,后来又有九品中正制,直到前朝,方才开始通过察举选取人才,以时务为题进行策论,择优录之,圣上登基之初,也曾有意对此进行变革,只是诸事纷纭,方才未能如愿”

说及此处,他转头去看乔毓,钦佩道“秦国夫人在建言疏略中,便曾提及此事,很有些值得借鉴之处。今殿下至万年县,何不张榜天下,求贤问政”

林卓是左春坊的主官,皇太子心腹,若非十拿九稳,怕不会主动提议此事。

属官们听得仔细,略微研讨,确定可行之后,便将此事敲定,商量起如何书写榜文,又有人前去草拟奏疏,准备将此事汇报于长安。

乔毓瞥见皇太子与秦王神情,便知此事是他们早就敲定的,略微一想,倒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春坊官吏虽多,但平均到一个县城,便显得有些少了,更不必说万年县作为变革的进行场所,任何一项政策的推行,都需要足够的官吏进行运转。

只是

她寻个时机,悄悄向皇太子道“阿琰,你想过考试的内容吗”

臣属们在外议事,内中并无外人,皇太子不像早先那样坐的端正,斜倚在窗边,笑道“小姨母有何见教”

太上皇与他的一众宫嫔们齐齐挪出皇城,没几日,皇太子与秦王也走了。

天气渐热,晋王与昭和公主在宫里待不住,跟父皇说了一声,跑到九成宫避暑去了。

皇帝忽然间察觉到,这偌大的皇宫,竟有些死气沉沉了。

他提笔处理政务时倒还好些,略一停下,却觉四下里静寂无声,连窗外的蝉鸣声,都像是远在另一个世界。

“高庸,”皇帝在站在窗前,望见不远处柳树的叶子都被晒得蔫了,他道“你说,太子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高庸跟随他多年,闻弦音而知雅意,笑道“圣上若想知道,自己去瞧瞧不就是了”

“也是。”皇帝笑了,大步走出内殿,扬声吩咐道“去备马”

“见教不敢当,我只是觉得,有些事情,可以防患于未然,有些事情,又可以早做准备。”

乔毓想起自己从后世得来的教训,郑重道“其一,不求举子文采斐然,只求其言之有物,摒弃诗词歌赋,而论时务,又或者水利农桑。诗写得好,那就去写诗,赋写得好,那便去写赋,不要去做官,尸位素餐,祸害百姓。”

皇太子颔首道“有理。”

“其二,要在考试内容之中增设算学,还可以酌情增加些刑律、水利与机械变革的试题。”

乔毓道“不要再考明经了,也不要再进行什么帖试,选拔官员是要治国,要改善民生,要富国强兵的,这跟会不会背礼记、春秋有什么关系”

“后世有人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她郑重道“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是异端。”

秦王在侧,听得有些迟疑“骤然大改,是否会引起纷议”

“无妨,”皇太子略一沉吟,复又笑道“左右只是在万年县内施行,别人想嚼舌头,都没理由。”

“小姨母说的有理,”他叹口气,由衷感慨道“大唐建国不过十几年,没有真正根深蒂固的陈规,守旧的力量也不甚强大,现在改,总比将来改要好。若是过了几十年,后人再想变革,一句祖宗家法压过去,连天子都不好说什么。”

秦王听得颔首,却听乔毓道“还有最后一条。”

她两眼亮晶晶的,震声道“若有非大唐人氏前来参与考试,要在总分中扣除十分”

“小姨母,这可不行,”皇太子闻言失笑,摇头道“朝中诸多将领,都是出于异族,如此设置政令,未免使人离心。”

“再则,”他徐徐道“父皇也曾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我怎么好贸然更改”

“我又不是叫你直接扣分,中间还有转圜呢。”

乔毓笑着解释“若想要取得跟大唐人氏相同的待遇,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在那之前,他们要先通过大唐语言等级考试才行。”

皇太子与秦王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底看见了疑惑“大唐语言等级考试”

“对啊,其实也简单,明经不是会考些四书五经的默写嘛,就从那里边儿挑好了。既不叫帖经冷清下去,又能教化夷狄,一石二鸟啊。”

乔毓越说越高兴,振奋道“通过语言考试的,可以给个机会,试着叫做个芝麻官,至于通不过的,老老实实去搬砖吧。”

皇帝刚到门边儿,便听到这么一句话,好笑之余,又觉得的确有些可行,正思忖时,却听皇太子道“可父皇那边儿”

乔毓会意道“你是说你父皇那句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皇太子道“正是。”

皇帝原本是想进去的,听到这儿,却停了脚步,打算听听乔大锤在背后是怎么说他的。

乔毓哪知道正主这会儿就在门外,一拍大腿,感慨道“嗨,快别提了后来你父皇肠子都悔青了”

皇帝眉头猛地一跳。

秦王惊奇道“怎么说”

“你父皇这个人啊,没别的坏处,就是爱面子,想着两面儿光,可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乔毓可抖起来了,得意洋洋道“历来战胜夷狄之后,都会将其分而化之,可他呢偏要打肿脸充胖子后来可倒好,突厥那群小狗日的偷偷在他屁股上捅了一刀,在九成宫行刺,你父皇差点当场驾崩,终于幡然醒悟了”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