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精确轰炸(1 / 2)

帝国风云 闪烁 1749 字 1个月前

针对新奥尔良的第三次轰炸、也是最后一次轰炸行动在六月三十日进行。

这次,中国空军只出动了十架“空中霸王”执行轰炸任务。只是,为了吸引美军的注意力,还另外出动了一百多架“空中霸王”轰炸了新奥尔良港,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超过了两百架,比轰炸机还要多。

当然,真正的主力是那十架负责轰炸堤坝的“空中霸主”。

为此,空军专门安排了四十架战斗机为其护航。

当时,海军航空兵也参与了作战行动,出动远程战斗机攻击了新奥尔良东面不远处的彭萨科拉。

轰炸开始的时候,十架“空中霸主”依次在五千米高空投下了炸弹。

只是,每架轰炸机都没有精确瞄准。

更重要的是,在这十架轰炸机上,各有一名肩负着特殊任务的投弹手,并且都安装了一种特殊的设备,即一台特殊的电台。准确的说,这一台连接到光学轰炸瞄准指挥仪上的特殊电台。控制这部电台的不是发报用的按键,而是一根遥控手柄。通过遥控手柄,投弹员就能控制投下的炸弹。

也就是说,当时十架“空中霸王”投下的是无线电制导炸弹。

当然,这是非常原始的制导炸弹。

在地中海战场上,德军就用这种炸弹攻击过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并且成功炸伤了两艘战列舰。

只是,在此之后,德军就再也没有使用过这种炸弹了。

也许,德军认为制导炸弹并不可靠。

中国空军没有让德军提供炸弹,只是让德军提供了制导技术。然后把制导系统装到了超级炸弹上。经过改装之后,超级炸弹上多了一部无线电接收装置。以及一副由无线电指令控制的尾翼。在下坠过程中,炸弹通过接收到的无线电指令来调整四片尾翼的偏转角度,从而调整炸弹的飞行线路。也就是说,投弹手始终要盯住炸弹与目标,不断的调整炸弹的飞行路线,最终使炸弹命中目标。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轰炸机、炸弹与目标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只有在炸弹偏离了这条直线的时候才做出调整。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让三者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主要是轰炸机得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飞行。而且炸弹也在以每秒上百米的速度坠落。如此一来,就需要确定炸弹的高度,才能够知道炸弹的偏离度,也才能做出适当的调整。为此,中国空军在改装炸弹的时候。在炸弹尾翼固定架的四个顶点上各安装了一具发光装置,投弹员可以通过光学轰炸仪看到发出的四种颜色的光芒,而光学轰仪的镜片上划有刻度表,因此投弹员可以根据炸弹尾翼上四个光点在镜片上所占的大小,大致确定炸弹离轰炸机的距离,也就能够大致计算出炸弹的高度,以此来修正弹道,使炸弹能够落到离目标尽可能近的地方。

当然,投弹员的素质非常重要。

为此。中国空军专门从德军那里聘请了几名教官,然后挑选出十名投弹手,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高强度训练。

在训练中,这十名投弹手都能够控制炸弹落到离目标五米以内的地方。

显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提高。要知道,使用普通炸弹的话。在五千米高度上投弹,落点偏差往往在一百米以上。

这个投弹精度,就相当于让一把飞镖从五米外的一个针空中穿过去。

最初的时候,没有人抱希望。

之前,出动了上千架次轰炸机,投下了数千吨炸弹,都没有能够把新奥尔良的环形堤坝炸毁。在很多人看来,这次只出动十架轰炸机,用二十枚炸弹、哪怕那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炸弹,也肯定办不到。

事实上,连顾祝同都不认为能够炸毁新奥尔良的环形堤坝。

可以说,如果当时还有别的办法可选,顾祝同肯定不会批准这次的作战行动。

可惜的是,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

只于轰炸结果,显然让顾祝同大感意外。

十架“空中霸王”只用了三分钟就投下了所有炸弹,准确的说,第一批投弹的只有八架轰炸机,而且分成了四个编队,分别向各自的轰炸点投弹。另外两架轰炸机为备用,如果前八架轰炸机都成功击中了目标,那么这两架轰炸机将飞往第五个投弹点,争取在堤坝上炸出第五个大缺口。

结果就是,轰炸花了大约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