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2 / 2)

苏蜜没反应过来,待一想,就站起来掐周勉:“周勉你怎么臭不要脸!”

“本来你说的就是我嘛,我游泳比赛得第一,又帅又有钱!”周勉连忙往后退两步,微黑的脸皮上挂了戏谑的笑。

沙子和海水泼来泼去的。周勉爸妈在这边看见,也懒得去关注。

因为苏蜜妈妈才离开,阿莉就特意嘱咐周勉多关照着点,以免苏蜜会多想。

每天课间操周勉给苏蜜送点心,在她教室门口站,陈酉就往里头喊:“苏小喵,出来领猫食。”

陈酉开玩笑面无表情,对苏蜜还算客气。苏蜜正在和小伙伴们说话,听见就出来,从周勉手上接过去。

周勉不插手女生的事,但苏蜜在学校会跟别的姐妹团闹别扭。苏小喵就是作作精,事特多。比如站在楼道口跟姚欣欣沉默对峙,周勉看见了就会走过去,用肩膀把苏蜜隔开:“苏蜜你干嘛,挡着路叫人怎么走。”

一下子就把苏蜜挡回教室去了,变相的庇护,其他女生嫉妒也没有办法。

男生们起哄:“周勉,你对四年级苏蜜那么偏心,双儿怎么办?”

周勉以前听到这个就会反击,现在只漫不经心反问一句:“干嘛,李尚卿要你多管闲事?”

侨小的最后两年,是苏蜜备受关照的两年。周勉看她的眼神里有心疼和保护的意味,大概是觉得她爸爸和妈妈都不在身边。

是的,苏蜜的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

苏蜜有时候回家,也会觉得冷清。以前她妈妈在的时候,沙发上有她妈妈扔的衣服,卫生间里有她未收起的口红管子,她妈妈上下楼梯的拖鞋响动也嗒嗒嗒的大声。

现在走了,楼道上好像都尤其静悄。

苏蜜去到温书辰房间,衣柜里还有几件没拿走的裙子。她想起以前二年级,因为要阻止温书辰的美,把她的裙子线头或者拉链用牙签挑开,温书辰每次都装作没发现。苏蜜就觉得对不起她辛苦的妈妈。

她仍然在坚持着捡瓶子,从二年级时候开始捡,坚持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块钱了,等满到三千苏蜜就先还给她妈妈一部分,这是她给自己定的目标。

温书辰出国后一切进展都顺利,春节和苏蜜视频,苏蜜看到余然穿着衬衫西裤坐在电脑前,她爸爸依旧是那么干净和隽朗的男子。她妈妈穿着套头的大T恤,正在料理台前处理面包。她爸爸问她小喵,你还好吗,有没想爸爸。

那么亲切,那么美好。

苏蜜就知道她妈妈和爸爸过得很习惯,因为她妈妈脸上的表情明显比从前活泼了。她妈妈没有化妆,用叉子叉了块面包走过来看苏蜜。而她爸爸的颓丧感也不见了,她妈妈应该很宠她爸爸。

苏蜜就感到很满足。这种感觉应该就是周勉之前的那种满足。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她的四年级就要结束,周勉也要升初一了。

张国顺在苏蜜三年级时就顺利调到了市一中,其实说实话,张国顺在侨小虽然像一只随时跳脚的公鸡,浑身上下装满了雷达,但是他把校园风气管理得很好。

走之前,学校特地在升旗仪式上表彰和欢送了一下,张国顺还有点恋恋不舍。但是他年老的妈妈给他介绍的老婆必须要他当上中学的校务干部,所以他还是含着欢喜的眼泪跳槽了。

周勉于是一千一万个不想去市一中。但周坤执意没让他继续上私立。

同在一中的还有陈酉和林雨双他们,郑秀顺已经是一中初二年级的拉后腿生了。朱雯雯应该想哭,她本以为周勉那么有钱的家世,铁定要上私立,于是去了仁嘉中学。没想到。

市一中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初一和高一的开学提早一星期,因为要多出七天用来做军训。

参加完军训的周勉黑了一圈,少年清瘦的身板仿佛一下子拔了条。他们一中的夏制校服是肃白的衬衫搭黑色长裤和短裤各一套,傍晚的周勉穿着校服放学回来,苏蜜看着他一袭白衬衫晃过去,小心脏就扑通通。

上了中学的周勉仿佛变换了个人,他不再像小学时候那么拒交朋友。连嗓子都似乎沉了一些,经常会看到他跟不相熟的女生同路回来,路口道一声“拜拜”。

苏蜜心里便很着急。所幸她这一届是学校试行教学改革的一届,只需要上五年制,于是日思夜盼,终于也盼到了她的五年级结束。

小学毕业,温书辰本预备叫她出去。但温书辰怀孕了,视频的时候,苏蜜看到她妈妈怀了三个多月的肚子,她妈妈看起来很满足,爸爸也在一旁小心翼翼。这样的满足感让苏蜜有一点嫉妒,但很快又释怀,于是苏蜜得以继续留在国内上完初中。

中学真是充满了新奇感,一切都仿佛跨入一个未知的新纪元。军训时教官操着西南部口音,“立正——”“休息!”“前排报数!”发出的指令充满威严且叫人着迷,他们的军装也让人憧憬。

七天军训结束,便迎来了分班。初一年段有十个班,苏蜜在初一(六)班,盛乐娟被分去了(一)班,郑季扬没有在,他在海南种水果的爸爸发了大财,给他报名去了仁嘉中学。

同在(六)班的还有苏蜜的姐妹团林玲,还有以前总跟苏蜜作对的姚欣欣,但这次姚欣欣成了光杆。新环境总是让人心胸豁达,四处都是陌生的脸孔,苏蜜于是想要把姚欣欣吸引过来,而姚欣欣的眼睛里显然也有这样的意愿。

开学一个星期,苏蜜的漂亮和骄傲就已经在他们年段小有名气了。下雨天周勉下来给她送伞,他们的一帮子男生站在教室门口看见她,就问周勉说:“阿仲,这个是你妹妹啊?”

周勉听完回头叱他们:“走开了,她是要认真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