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帐下还是有不少智谋之士。
田丰认为:大量联军聚集在周围,而且联军骑兵非常强悍,袁军即使想抽身而退,也会付出惨重代价,但袁军整体实力仍然略强于联军,且有三州为后盾,战争潜力巨大,如今唯有破釜沉舟,与联军拼消耗拼厚度,才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沮援也道:“联军来自三方势力,彼此间未必齐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别看他们现在一致与我们对敌,可如果我们打得够狠,他们的损失太大,自然有人会想保存实力!即使他们没有中计,联军三方势力,各自的实力也参差不齐,彼此信任度也不一样……刘备最弱,与曹操和郑阿牛的关系也不够牢固,只要有机会。我们应该抓住青州军猛攻,不断消耗刘备的实力,等到他无以为继,青州府无力再战,我们再派人造谣说刘备想保全实力,联军必定内讧!”
袁氏深以为然。咬牙继续与联军大战。
连续五天,每日从早战到晚,两军皆损失惨重。
令袁军上下诧异的是,联军丝毫没有后力不继的迹象,除了兖州军相对疲软外,凤翔军和青州府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毫不畏惧硬碰硬的战斗。
——刘备是青州刺史,又有强力赞助的两千万打底,当然不怕打硬仗。
——凤翔军主动求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武帝和宗无艳的逼迫:“快送我们的名城部队去死,千万不要客气,养不起那么多部队!”
袁绍不知道其中因由,心里有一万个为什么不知道找谁要答案。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唯有咬牙坚持。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野火仍然不离不弃,他们也显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野火意识到难以直接威胁到,开始将兵力集结点改为济南。协助袁绍军作战。
第七日,袁绍再次听到坏消息。
沧澜水师绕道千里,沿黄河出海口逆流而上,将一万凤翔军投放到了袁绍军的后方,平原郡北部。本来,一万凤翔军抄后路的威胁并不大。反而可能被袁军吃掉,但袁绍没想到,那支凤翔军攻占了安德县城,有了一座县城为据点,凤翔“空投”的一万步卒。生存能力和破坏力立即大增。
凤翔两支骑兵在济南郡,破坏袁军南方补给线,已经让袁绍头大如斗,袁军不得不更多信赖北线补给,现在凤翔空投成功,再加上沧澜水师沿黄河巡视,袁军的北方补给线随即陷入混乱。
这个时候,联军派使者到袁绍大营,要求袁绍退出青州,握手言和。
花费巨大代价,已经占据了青州三郡国大部分地区,袁绍显然不能接受联军的提议。谋士们也认为,联军主动求和,正说明联军同样有些难以为继,而且无论如何,袁军都不可能放弃全部在青州占领的地盘,袁绍派人将使者乱棍打出,以彰显血战到底的决心。
谈判失败,两军续战。
第十日,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在渤海登陆,对渤海郡乡镇据点大肆破坏。
这次出手的是辽东军,肥龙宝宝本就与袁绍有怨,有机会捅袁绍菊花,宝宝自然不愿错过,毕竟袁绍越强大,辽东就越危险。辽东黄巾利用水路绕过袁熙的防线,直接对袁绍老巢大肆破坏。
袁绍急怒攻心,当场晕厥。
袁熙闻讯后,率部对辽东发起试探性进攻,但辽东军虽抽出两万人进攻冀州,老巢仍然守得滴水不漏,袁熙无功而返。
刘备,曹操,阿牛和宝宝,四个诸侯齐上阵,袁绍本钱再雄厚,也不敢说自己胜算更高。
联军也很难击败袁绍,长期耗下去,只会增加大家的损失,而且,正如沮授预料的那样,这时候联军内部也有了分歧。刘备是青州刺史,希望收复整个青州;阿牛志在外战,对青州地盘无追求,参战完全是因为袁绍威胁到凤翔;曹操参战,除了为阿牛助拳外,还希望捞到些好处,而这势必与刘备对立;宝宝相对简单,自知占不到地盘,就是想趁机削弱袁绍。
有了分歧,联军再不复昔日强势。
谈判,成了双方的首选。
经过反复磋商,谈判有了最终结果;袁绍退出济南和乐安,保留平原郡;曹操控制了济南;乐安依然归刘备。
袁绍不太满意,费老大劲只得到一个平原郡,但总算有所获;刘备也不太满意,丢了两个郡,可保住了青州刺史之位,还有两郡国;最满意的是曹操,收获与袁绍相当,付出远远少于袁绍。
青州大战落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