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赵晟早上起来在廊下伸了个腰, 近来因为教坊司一案要审理宣判的太多了,这段时间他干脆都住在这里。
看见府衙办公后堂里门开着,心道谁比他还敬业, 遂去观瞧,进去后看见韩霁不知什么时候过来,正在书案后忙着翻一些案卷。
赵晟走过去探头看了几眼, 说:
“你一早过来看这些?”
赵晟被贸然指派为开封府尹,原本开封府的代府尹和代少尹已经被京中各种势力给同化控制,在开封府一手遮天, 好些案件卷宗都被他们死死压着,赵晟虽为太子,但和其他皇子王爷相比,他在京中的根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代府尹那帮人完全不把赵晟放在眼里。
亏得这回赵晟自主自发的办了个教坊司的大案出来, 让他打破了一点代府尹和代少尹包围圈, 勉强换了几个自己的人进开封府,稍稍改变了一点从前完全被抵制在外的情形。
但他安插的那几个人跟整个开封府上下相连, 朝野相护的体系相比,力量悬殊仍有点大, 怎么说呢, 他安排的那些人就和赵晟是一个待遇, 坐在那个位置上,但手底下真正办事的人却不服,只要办事的人联手,就算是任官也没有办法, 不可能把人一下子全都换掉, 开封府的运转不能停, 很多事情还要依靠那些手下人做不是。
因此,赵晟如今的情况,比一开始确实好了一些,但离他想要完全掌控开封府的心愿还很遥远。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他和韩霁现在能看到的案卷,都是那些人觉得无关紧要,鸡毛蒜皮,背后没有什么牵连的案子,多为市井中来,农家被杀了头牛,邻里之间的杀人案等等,反正这些案子就算他审了,也不会动摇到京中的势力群体,所以无所谓。
韩霁将起身拱手行礼后,坐下继续翻看案卷,回道:
“这些来自市井的案子,其实翻翻也挺有意思。”
赵晟打了个哈欠:“有什么意思?张家长李家短,为了根葱打官司的都有,不闲得慌吗?”
“不是啊,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为了根葱打官司,实际起因绝非只是一根葱,大多是积怨和旧仇。”韩霁边翻案卷边说。
赵晟想了想:“不还是因为一根葱。”
审理的是立案的案件,这案件立案时是因为一根葱,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根葱,背后的故事只是推演和辅助。
韩霁勾唇浅笑,将手中一份案卷递给赵晟:
“殿下看看这个。”
赵晟将案卷展开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案卷讲的是一桩邻居间因口角纠纷而起的伤人事件,原告叫吴韬,被告叫张余,就是很普通、很无聊、很没有必要的一桩案件,最后被告张余被判打了十大板,赔偿吴韬的医药费一百九十钱。
赵晟不明白韩霁为什么让他看这种价值一百九十钱,等同鸡毛蒜皮的市井小案件。
看完后问他:
“什么意思?”
韩霁但笑不语,又递给赵晟另一个卷宗。
赵晟再看过,这桩案情也是邻里纠纷,原告告被告侵占他家田地中的一道沟渠,最终原告获胜,被告被打十大板,赔偿原告三百钱。
原告叫王四,被告叫张余。
赵晟将这份卷宗和先前看的那份卷宗做了个对比,发现原告不同,但被告的名字相同。
也就是说这两个案件告的都是一个叫做张余的人。
赵晟将卷宗合上,说道:
“唉,你发现了什么直说吧。”
韩霁将他先前摘出来的四五个案卷同时翻开在桌面上让赵晟看,从旁说道:
“这几份案卷很有意思,原告各不相同,但是被告全都是这个叫做张余的人。”
赵晟说:“那说明,这个张余是个不睦邻里的坏蛋?”
韩霁摇头:“殿下再看这些人告状的时间。”
赵晟看向韩霁手指的指向,韩霁说:
“这些五桩案子的告发时间前后相距不过三十二天。”
赵晟看过确实如此,不禁感慨:
“该说这张余人品差,还是说他够倒霉呢?”
短短三十二天里面,他居然惹上了五桩官司,桩桩都是被告,桩桩都是输了被打赔钱的结果。
韩霁说:
“非要说的话,那他肯定是倒霉啊。三十几天被告了五次,除了倒霉之外,难道不更像是有谁在背后阴他?”
赵晟点头:“确实如此。这么密集的被告状打官司,确实不太正常。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咱们无凭无据,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还能帮他翻案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