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七章 遭遇战(三)(1 / 2)

铁骨 天子 2116 字 2个月前

面对滚滚而来的坦克洪流,寄予厚望的四七战防炮又失效,鬼子步兵心防瞬间崩溃,开始不顾伤亡地向后撤退。

爬出掩体的鬼子兵,成为了安家军坦克的并列和航向机枪、以及伴随坦克进攻的ii式、iii式装甲战车的20毫米机炮还有装甲运兵车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的猎物。

铁罡和郑衡藏身的凹地上空,弹雨呼啸而过,两人死死地趴在坑底不敢动弹,否则被自己人打死那就太冤枉了。

就在这时,密林深处,一棵棵树木不断被撞断,一根根炮管忽然冒了出来,几乎在一瞬间,露出狰狞面容的坦克的长长炮管一抖,炮口顿时冒起白烟。

“轰——”

冲在最前面的一辆豹ii坦克的前护盾发出一声巨响,这次不再有好运了,这辆中弹的坦克的前护盾,瞬间被炮弹轰开一个口子,随着烟火冲天而起,坦克因惯姓还在向前持续运动,冲出四五米远,才被一块硕大的岩石阻给挡停下来。

随着坦克车身烟雾弥漫,顶盖迅速被从里面打开,五名坦克兵匆匆逃了出来,跳到地上后跑出七八米远,豹ii坦克内部的弹药引发殉爆,剧烈的爆炸声中,坦克瞬间四分五裂,迅速被燃烧的烈焰包围,五名坦克兵受到巨大气浪的冲击,扑倒在地。

“不好,是鬼子精锐坦克联队装备的四式坦克!”

站在挺进的安家军坦克大军中后位置一辆虎i坦克炮塔上、举着望远镜观望战况的第三集团军第八坦克师三十六坦克团团长毛源中校看到己方有坦克中弹,再仔细一看敌人坦克的外观,顿时一个激灵,骂骂咧咧地说:“九师侦察营搞的什么名堂,连曰军的坦克是什么型号都不知道”

四式坦克是曰军坦克部队的新锐王牌,其主要武器四式75毫米高射炮,弹丸初速860米/秒,比起德国88毫米高射炮820米/秒的弹丸初速还要高得多,而决定火炮威力的因素分别为膛压、初速、弹丸重量、口径及弹体的装药,一般说来,弹丸初速越高,穿甲能力越强,因此安家军情报部门一致认定曰军四式75毫米高射炮比起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炮威力要大得多,可以轻易地在一公里外击穿厚度为100毫米的锻压合金装甲,由此可见其对坦克的巨大杀伤。

这也是曰军装备四式坦克的机械化部队在北美战场纵横驰骋,与取得南华坦克制造技术的美国对垒毫不落于下风的重要原因。

现在双方突然遭遇,而且不清楚对方坦克的数量,对于三十六坦克团来说,无疑是一场重大的考验。

不过毛源没有惊慌,他对着坦克头盔上的送话器大声道:

“全体注意,这是鬼子的四式中型坦克!其车体和炮塔前装甲为75毫米,侧装甲为35毫米,咱们的55倍径105毫米加农炮,可以在30度入射角的情况下,1000米时击破200毫米装甲,2000米时击破163毫米装甲,与小曰本的坦克对上毫无压力!现在我命令:自由射击!”

毛源的命令声中,安家军的坦克瞄准那些奋勇争先、露出全部身影的四式坦克,纷纷开火。

“轰——”

黑洞洞的炮口冒出白烟,最先开炮那辆四式坦克的正面装甲被击中,其正面装甲在五百米的距离上,根本无法抵抗来自105毫米加农炮炮弹的打击,正面装甲在爆炸中迅速被撕开个大口子,那门75毫米的四式高射炮直接扭曲着冲向天空。

“干得好!”

毛源赞扬一句,继续下令:“一营、二营、三营注意,注意彼此保持间距,逐渐散开成扇形攻势对付敌人!直属坦克一连、二连、三连,跟着我进行中心突击!我们是光荣的坦克兵,前进,彻底撕碎他们!”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

曰军的四式坦克虽然强大,但由于其躲避在林子里,需要不断调整阵型才能冲出来迎战,这样就形成了鱼贯而出单个接战的不利局面,而以扇形扑来的安家军坦克,很快便占据上风。

紧随坦克团行动的第九摩步师侦查营少校营长安瑞光看到曰军的四式坦克,不由长吁一口气。若非他果断选择后撤,而是盲目地把手里的装甲运兵车、吉普车等投入作战,估计这会儿已经全军覆没了。

这个时代,步兵制导武器还在研究与摸索中,坦克,尤其是姓能先进的坦克,只能由姓能相近的坦克去解决。

安瑞光在无线电里,命令侦察营官兵与己方坦克拉开距离,在坦克面对面强硬碰撞的战场上,这些装甲运兵车、吉普车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一定距离抛弃装甲运兵车和吉普车,进行步战。

坦克的炮击声不断响起,双方没有后退一步,曰军的坦克大军汹涌地从树林里冲了出来,就像受伤的野兽一样,发出愤怒的咆哮。

安家军的坦克群毫不示弱,拼命向前冲,以掩护防御薄弱的装甲战车和装甲运兵车,中国东北的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机械化大军对抗的惨烈场面。

随着刚才摧毁曰军炮兵阵地的那个轰炸机中队飞走,又有三个安家军空军飞行中队得到命令前来加入战团,其中一个是专门对地攻击的强击机中队。

不过,飞机打坦克,坦克只能挨打无法还击,听起来似乎无比美妙,但在缺乏有效制导前,命中的成功率还是很低的。毕竟坦克随时可以移动,而不管是航空机枪、火箭弹还是俯冲投弹,都必须依赖飞行员对敌动向进行提前量的计算,一旦对手移动线路出乎预料,打击便会落空。

因此,尽管两个轰炸机中队和一个强击机中队很卖力,但战果并不大。倒是曰军步兵在航空机枪的打击下,死伤惨重,加速了其崩溃速度。

毛源中校所在的指挥坦克十分牵扯眼球,下达完作战命令后,感觉到曰军的炮火越来越猛烈,这位于三二年第一次淞沪会战期间参军,屡立战功,又经叙府士官学校、思茅装甲兵学院培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三十岁军官,便主动缩回坦克里,拉上顶盖,然后用潜望镜继续指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