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1 / 2)

千山记 石头与水 2993 字 26天前

戚国公夫人轻声道,“要是嫡皇子,还有的一争。倘是三皇子……”戚国公夫人摇摇头,那是绝无可能的。不要以为养在皇后膝下的庶皇子都有继位的机会,那得是养在谢皇后膝下才行,今天的苏皇后,虽亦有贤名,但较之谢皇后当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她膝下的庶皇子,论长不及大皇子穆煊,论贤,三皇子还小,也看不出来。论爱,也没见安泰帝格外宠爱三皇子,就是谢太后,也是更喜欢二皇子穆熠。所以,三皇子非嫡非长非贤,任什么去角逐大位呢?

戚贤妃犹豫,“可是,太后娘娘都为苏家说话了呢。”

“苏家是苏家,三皇子是三皇子,这并不是一码事。”戚国公夫人叹道,“苏家在朝多年,当年苏相就是太宗时的重臣,首辅做了半辈子的人。苏家子弟,与帝都有交情的人家不少,这其间,就包括谢家。眼下这位苏尚书,与太后娘娘少时相识,这不是一般的情分,苏尚书也不是为三皇子求什么,只是皇后娘娘有妊,苏家于情于理,都要为皇后娘娘争一争的。太后娘娘,最重礼法,为皇后说话,也是情理之中了。不要说宫里,就是朝中清流,也重嫡皇子的。太后娘娘此举,光明正大。娘娘一定要明白,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站在礼法之内。太后娘娘少时,我便认识了她,太后娘娘的本事,非常人可比。但也要知道,太后娘娘这数十年,从未行差踏错过半步的。外头朝中大事,我不大懂,宫里的事,我就更不通了。可我这一把年纪,倒有个经验,今儿就说给娘娘听。”

戚贤妃忙道,“伯祖母快说。”

戚国公夫人一笑,“当娘娘迷茫时,跟着对的人走,就是对的。”

“对的人?”

“从未失败过的人,就是对的人。”戚国公夫人道,“太后娘娘这些年,未有一败。”

戚贤妃似有所悟。

凤仪宫内。

苏皇后也是安了心,抚着未曾显怀的肚子,道,“我当亲去向母后道谢。”

苏夫人道,“娘娘把身子照顾好,就是对太后娘娘最大的感谢了。太后娘娘,也盼着嫡皇子呢。这是正统。”

苏皇后叹道,“真是我的冤家,早两年就是不来,偏生这个时侯,叫人担心。”

“我早就与娘娘说过,孩子家,也讲究缘法的,该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咱们皇子,这是恰到好处。”苏夫人说起来满面笑意,又道,“这回,多亏了你三叔祖。”

苏皇后对苏不语亦颇是感激,道,“眼下也不是说谢的时候,母亲代我去跟三叔祖母说一声谢吧,我心里,都记着呢。”

苏夫人笑,“咱们也不是外人,你爹跟你三叔祖自小一道长大,我以前听老祖宗说,他俩小时候还为糖打过架呢。”

苏皇后也是笑起来,柔和的脸上散发着即将身为母亲的光辉。苏夫人道,“娘娘这有了身子,要注意保养,也别忘了去太后娘娘那里尽孝才好。”

“这我晓得。”苏皇后柔声道,“这些年,母后待我,就似母亲一般。我这心里,也如同敬重母亲一样敬重母后的。母后这次能为我这孩儿说话,一则是看在三叔祖的面子上,二则,我知母后是重礼法之人。”

苏夫人点头,“太后娘娘天下敬重,便是由此而来啊。”

眼下,凤仪宫麟趾宫都静了下来,唯曹淑妃的昭阳宫,真恨不能一天往宣文殿跑八趟,要是有可能,曹淑妃恨不能住进宣文殿去侍疾,可惜谢太后有规矩,妃嫔请安,也不过早上一遭罢了。

安泰帝为帝这些年,也不是没有决断的人,当初赐死生母,安泰帝也没有下不去手。眼前之局,他很快也有了主意,嫡母的意见不能忽略,与如曹夫人那般说谢太后小话的人不同,安泰帝对嫡母的看法更倾向戚国公夫人,嫡母重礼法不说,这些年,嫡母不论在朝政,还是别的事务上,她的见解,从来没有错过。对于一个总是对的人的建议,安泰帝不会置之不理。至于几个皇子,安泰帝心里都有数。孩子们年纪尚小,现在说贤愚,太早。

安泰帝召来夏青城,眼下苏皇后已有孕两月,安泰帝问夏青城,“朕能否活到皇后生产?”

夏青城思量片刻,道,“倘陛下遵医嘱,臣有七成把握。”

安泰帝将心一沉,道,“你尽管开药,朕必静心养病。”

安泰帝要养病,朝事便交诸内阁,但有难决断的,也是让韦相去问谢太后。

问谢太后这事儿吧,韦相不大乐意,谢太后也不大乐意。谢太后的意思,“让内阁决断便好。”

韦相则认为谢太后毕竟深宫妇人……安泰帝不理韦相,他这个先生,胜在平稳,或因治学多年,性子还有些刻板。但,安泰帝既有命令,韦相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的。安泰帝亲与谢太后道,“母后,眼下咱们皇家,还能靠谁呢?母后看朕长大,儿臣说这样的话,并非客套虚词。眼下,儿臣要静养待皇后生产,宫里,也就是母后能帮儿臣了。当年,父皇临终时,还让儿臣但有大事不能决断,要同母后商议。这些年,我知母后,母后知我。”安泰帝叹口气,“母后,非但眼下儿臣要将朝政托于母后,以后,不论是嫡皇子不是别的皇子,他们的年纪,都还小……皇后,是个贤德的,儿臣却是知道,她管管后宫则罢了,朝上的事,她是真的不懂。至于妃嫔……见识尚不如皇后……”

安泰帝恳切相求,谢太后也只得应了,叮嘱安泰帝道,“你静心养病,我还是那句话,不论什么事,再重重不过你的身体,保养好了,以后多少事都做得。”

安泰帝也应了。

谢太后在先帝时就经常参与国事,安泰帝登基,但有大事,也多会问她的意见,所以,谢太后在这方面还真不陌生。她那种阅历、手段,强大到无微不至,韦相尽管对谢太后有微辞,但相处下来,对谢太后的才干也不由起了敬畏之心。

敬,自然是敬谢太后才干。

畏,也是畏谢太后才干。

说来,韦相有女在宫为昭容,育有六皇子。就是平日里老妻进宫,听闺女说话,谢太后对闺女也是极好的。想到这里,韦相不禁心绪复杂。

韦相倒不是想六皇子去争大位,韦相根本就没这个心,便是老妻进宫,韦相也只有叮嘱,让老妻与闺女说,安稳行事的。

韦相是不禁由谢太后想到辅圣旧事,辅圣公主摄政之时,权势滔天。还有辅圣公主的母亲,太祖皇帝之母,世祖皇后程氏,这位程皇后,如太祖皇帝这般英明神武的开国之君,当年都没能阻挡程皇后争权之心。便是太祖皇帝过逝,程皇后直至掌权到死,才将权柄交给了辅圣公主。

谢太后这些母族血亲,除了谢太后的母亲,那位魏国夫人没有掌权外,如谢太后今也是大权在握。想到谢太后母族,韦相便会不由自主的心生防范,担心谢太后走了母族老路。

韦相心绪烦恼着,倒是自谢太后代安泰帝掌政以来,曹淑妃对慈恩宫简直是柔顺到了谄媚的地步。谢太后待她倒是一如从前,另外日日前来请安的妃嫔,谢太后也是老样子,唯有苏皇后因有身孕,谢太后时常叮嘱她保养好身子罢了。

曹淑妃同谢太后道,“自从陛下龙体微恙,臣妾这心里,亦是无一日心安。臣妾恨不能以自己抵了陛下去,臣妾想着,别的事,臣妾做不来。想着,能不能自天祈寺请一尊菩萨到宫里,臣妾愿意为陛下日日吃斋念佛,祈求陛下平安。”

这样的事,谢太后如何不允。

谢太后道,“我素不信神佛,你信也是好的。”便允了曹淑妃请菩萨的事。

大家一看,这事儿不能叫曹淑妃一人占了啊。咱们哪个不为陛下担心啊,她们还不似曹淑妃是生有长子想谋大位的,她们说来心思更纯,就是盼着安泰帝能大安,不然,她们可是都要去守寡了的。

于是,人人向请太后请求,都要请菩萨到自己宫里,给安泰帝念经。

苏皇后对丈夫一样担心,苏皇后还未说话,谢太后先说了,“我知皇后的心,但,念佛什么时候都没见,她们没有身孕,念一念无妨。皇后怀有龙嗣,你平平安安把孩子生下来,比念经有用。”全了苏皇后的脸面。至于其他人,想念就念吧。

后宫,永远这般的风云暗涌。

八个月有多久,于许多人,不强弹指一挥,觉着光阴太快。

于苏皇后,是对孩子一日复一日的期盼。

于曹淑妃,似是半世岁月的煎熬。

于戚贤妃,倒是一段宁静的岁月,她想明白了,她的皇子毕竟是二皇子,家族很难给她明面儿上的支持。戚贤妃整个人都平静下来,除了往慈恩宫服侍,就是去凤仪宫看望皇后,余者,除了抄些经文给安泰帝祈福,她竟还亲自绣了一件有平安经的经文的禅衣,命人送到天祈寺去给安泰帝消灾祈福。

要说这些念经的妃嫔,心虔莫过于戚贤妃了。

谢太后都说,“贤妃不愧于这个贤字。”命人拿一套红宝首饰赏了戚贤妃。

曹淑妃是念经的首倡者,最后却叫戚贤妃得了尖儿,心里那叫一个恨啊。苏皇后已是待产的日子,这些天,谢太后命她在凤仪宫休养,不要再去慈恩宫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