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2 / 2)

千山记 石头与水 3703 字 28天前

与此奏章一并送来的,还有北昌巡抚的奏章,言语间对纪百户颇多赞誉之词,称其有勇有谋,做战勇猛。汇总了一下北靖关所余将士三万有余,只是兵械不足,希望朝廷及时补援之类的话。

朝廷紧揪着的一颗心总算能放下了,给北靖关的兵械已是预备好的,现下就可送去,但,朝中为难的就是,北靖关主将副将什么的都战死了,千户也还没发现有生还的,现下估计是几位百户做主,得有人领北靖关的兵马啊!派谁去?

五皇子道,“与其派个不大清楚北靖关现状的,倒不若以军功论赏,那位纪百户既有军功,父皇可擢其官职,令其领兵!只是,纪百户再如何升迁,领大军怕是不易。”

大皇子道,“五弟所言甚是,北靖关尚有三万兵马,领三万兵马者,起码得是二品以上大将军。纪百户不过斩首上千,便是越级提升,我只担心他领千八百人没问题,领大军怕是难哪。”

柳扶风脸色有些苍白,素色的指尖搭在深玄色的官服上,淡淡道,“但,北靖关兵马地势,也只有在北靖关多年的将领方能熟悉。在此战时换将,为战事大忌。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倒不若让熟悉的人去做。当年忠勇伯转战湖广,亦不过弱冠之年,麾下将士也有数万之众。这位纪百户,已过而立之年,论起来,比忠勇伯还年长些。臣掌兵之际,也不过纪百户这个年纪。”

“忠勇伯天纵其才,纪百户就不知有无这等才干了。何况,当时忠勇伯身边有李子爵辅助。”大皇子忽而灵机一动,道,“这事儿好办,不若父皇也给纪百户派个军师吧。”

五皇子笑道,“大哥这法子好。”五皇子想让李九江过去,也考察一下这位纪百户。

穆元帝问大皇子,“依你所见,派谁合适?”

大皇子举贤不避亲,道,“北靖关冬天能冻死个人,军师也得年轻力壮方可。原本李子爵有辅佐经验,可听说他在五弟府中任职,怕是抽不开身。依儿子说,父皇身边便有能人。”大皇子举荐的是赵时雨。

穆元帝笑,“时雨文章是好的,可是从未打过仗。”

大皇子很认真道,“李子爵原也是文官出身,未打过仗的,可辅佐忠勇伯就辅佐的很好。他们这些文人,做事细致,打仗的事办不了,忠心是再不差的,何况,军中不少军械军粮军马军资等事,皆要细致人办方可。时雨跟在父皇身边多年,忠心无二,儿臣觉着,他是再合适不过的。再者,他去了,可以辅助纪大人整肃兵马,北靖关到底是个怎么回事,也能查个清楚。”

大皇子说的军师,倒更似钦差了。

商议半日,穆无帝一半一半,令内阁拟旨,升纪容为四品信武将军,整肃北靖关兵马,严缫北靖逆匪。同时,着赵霖赵时雨为四品军师祭酒,携一应军械赴北靖关,辅助战事。

五皇子回府叹道,“原是想让九江去的,这回叫大哥抢了先。”原本觉着大哥是笨蛋,不想竟能同御前红人交好,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五皇子觉着自己不该小看任何人。

谢莫如道,“陛下缘何这般擢升纪将军?”

“当此乱局,纪百户既能联合其他几位百户解北昌府危局,就是个有本事的。”五皇子将纪百户写回帝都的奏章抄本给妻子看,道,“你再看纪百户写的奏章。”

谢莫如一看便道,“文采不错。”再往下看,尤其罗列军功时,各人杀敌多少,不论是百户什长,还是寻常兵士,皆的记录。谢莫如道,“难怪陛下肯用他了。”

“我也是看了这奏章方举荐的他,军中克扣军功为常例,当年江南之战能打得赢,就因我从无克扣军功之事,凡立功的,哪怕杀敌一人,也要记录赏赐。因不克扣军功,将士得赏,便不惜命,仗便可打得。北靖关正值危难之时,有纪将军这样的人,总比换个老油条的好。父皇虽派了赵时雨去,赵时雨却是文职。军功上是无虞的,再说,没么个人,怕父皇也不放心。”

谢莫如道,“这个纪将军是蜀人哪?”

“蓉城人,不知他是犯了什么死罪,看他文采不错,奏章上的字也是一笔铁划银钩,不知杀了什么人流放的北靖关,我已叫人去查了。”

谢莫如便未多说。

大皇子此际是对赵时雨殷殷叮嘱,“好好干,待你大胜还朝,我也叫父皇给你封个子爵,一点儿不比那什么李九江差。”

赵时雨:……这笨蛋难道不知道他们都是私下往来的么!!!!

赵时雨死的心都有了。。。

☆、第342章 东宫之五

赵时雨一直在御前行走,虽然干的都是替穆元帝拟圣旨的事,也算御前小红人一个了。尤其,其为人谨慎,与大皇子来往从来都是私下的,在外头,从来不会与大皇子多言一句的人。结果,就这么给大皇子坑了一把。

当然,也不算坑。

毕竟,钦差也是正经实缺,尤其此次去北靖关,非穆元帝信重之人不能去的。像李九江吧,穆元帝根本就没考虑过,赵时雨便是直接通过。

但,大皇子你也没必要把俩人的关系暴露当下啊。

大皇子是这样说的,“咱们都来往小二十年了,只要不瞎的,谁不知咱们相熟啊。父皇也心下有数的,你就放心吧。”

放心个鸟啊!

这家伙以为北靖关那么好去的么,项大将军这正二品大将连带属下一干将领全都死光,剩下一小摄百户来掌控局面,这里头一听就是有事啊!赵时雨倘这么两眼一抹黑的去了,自己都怕有去无回啊!

赵时雨埋怨大皇子几句,还得让大皇子把要送往北靖关的粮草兵械准备好,他特意去户部查了一下纪百户奏章上的数位有军功的百户的背景,至于什长小兵之类,户部就很难查到了。

除此之外,赵时雨还特意去请教了靖南公柳扶风,毕竟,是柳扶风一力举荐纪百户的。柳扶风道,“这位纪将军,有成为名将的味道。”

味道?

赵时雨很是请教柳扶风,“柳公爷是如何闻出来的?若有秘法,可否传授下官一二?”

柳扶风一笑,赵时雨毕竟是御前之人,柳扶风便与他多说几句,遂道,“并非柳某说笑,柳某是以文官转武职,其实,真正成就将阶,是在领兵之后第四年的闽地之战。在那之前,柳某只能算是武官,而非将领。这位纪将军,既能联络其他残兵解北昌府之困,若此事皆他一力而为,已算得上半个将阶。观其奏章所列军功,可知其为人。柳某举荐于他,并非出自私心,他已经触摸到了成就大将的边缘,所欠,不过天时。”

赵时雨状元出身,自春闱夺魁,先经翰林,便转至御前,能在穆元帝跟前十几年而无半分差错,可知其本领学识都是不差的。倘换个人,可能觉着柳扶风在说些玄乎又玄的神叨话,赵时雨却是细细思量,不禁感叹,“柳公爷果然不愧我东穆军神,下官受教。”

柳扶风先时说纪容有“名将的味道”,并非虚言,虽然赵时雨不大明白柳扶风对于纪容的判断,这亦非缘于柳扶风在托辞还是什么,主要是赵时雨是文官,他对于武官那一套并不太清楚。但凭赵时雨的天资,对柳扶风所言竟亦有几分明了。

柳扶风见赵时雨似有了悟,不禁心下一动,暗赞,果然不愧御前红人,这位赵大人颖悟非常。

赵时雨很诚恳的谢过柳扶风的指点,告辞而去。

赵时雨自柳扶风这里告辞后,又进宫听了一番穆元帝的指示,穆元帝道,“一切以战事为主,再查一查项山因何而败。”

赵时雨正色领命。

赵时雨虽是文官,也到了不惑之年,但其行事颇为俐落,身体亦不似寻常文官的文弱,时帝都已入秋,一早一晚都有些寒意,赵时雨只是准备了厚衣大氅,并未坐车,而是骑马,以加快行速。大皇子让大皇子妃收拾了几身自己的厚氅大毛衣裳给赵时雨,道,“今年的还没得,都是去岁做的,因太厚,我也没怎么穿过。听说北昌府这时就要下雪了,待你们到了北靖关,怕更冷。厚衣裳你留着穿,别冻坏了身子。还有些药材,给你放包袱里了,记得吃啊。”

“殿下也保重,别忘了臣跟您说的话。”虽然大皇子为人较笨,赵时雨在他身上也花了不少心血,时间久了,成了习惯,时不时的便要叮咛几句。

大皇子拍拍赵时雨的脊背,笑道,“放心,你还没我大呢,成天一幅忧国忧民状,都成小老头了。”

赵时雨大怒,“我是小老头,你不看看自己的老倭瓜脸!”

大皇子连忙道,“唉哟唉哟,说错说了。时雨你乃人中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