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2 / 2)

长安风流 萧玄武 3128 字 20天前

“殿、殿下……事已至此,如何是好?”杜正伦被李泰盯得心里直发毛,胆战心惊的道。

“赵冲出卖我……我们都中计了!”李泰念叨了数次,突然浑身一震,然后癫狂的哈哈大笑,“妙计,妙计!好一出连环妙计啊,哈哈哈!”

杜正伦愣道:“殿下何出此言?”

“事到如今,你还不明白?”李泰大笑完了,突然歇斯底里的狂叫几声,然后怔怔的看着屋顶,喃喃道,“终究……这一切仍在他的掌握!我等,全是任其摆布的棋子!丑态百出的棋子、自以为是的棋子、愚不可及的棋子啊!”

“殿下说的,是……”杜正伦突然感觉到一股无边的恐惧,都不敢往下说了。

“没错,没错……”李泰则是表情呆滞的点头,“是他、是他……至始至终,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亏得我以为一切天衣无缝早已胜券在握。没想到,我从一开始就输得如此的彻底……败了!这次是真败了!败得一塌糊涂,败得死无葬身之地!”

“殿下,有如此严重么?”杜正伦心中惊怕,但仍有点不死心,小心的道,“尽管现在吴王未死,韦待价也回京,但殿下并未做出任何异举,也没落下任何致命的证据啊?”

“杜正伦,我一直以为你聪明绝顶,没想到你也跟韦挺一样,是如此的愚不可及!”李泰吃力的从地上爬起来,一脸苍白的苦笑,“你想想,当初是谁告诉我们,吴王已经遇刺身亡的?”

“赵冲啊?!”杜正伦仍是没有回过神来,愣愣的答道。

“可是现在吴王又堂而皇之的回到了京城,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赵冲撒谎,他并没有杀吴王,他骗了我们——可是这与殿下何干呢?”

“愚昧啊!”李泰痛心疾首的苦笑,“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赵冲不杀吴王?却骗我们吴王已死?”

“这……”杜正伦愣了一愣,突然惊道,“是啊,他一介草莽,为什么这么做?!难道他当初在襄阳与吴王有私交?”

“错、错、错!”李泰连声叹气,脸上的表情已是绝望,喃喃道,“赵冲不杀吴王却来报知吴王死讯,唯一的目的,就是要麻痹我们,让我们以为胜券在握。人一但被麻痹,就容易得意忘形容易犯错。这不,我被李君羡一个吓唬,就仓皇出手去杀人灭口了——这就是赵冲的目的!”

“赵冲一介草莽,他何故做这些?”杜正伦仍是不解。

“你还不明白?”李泰笑得都像哭了,摇头道,“赵冲的所作所为,哪里还像是一个江湖草莽的行径?他分明,分明就是一个心机城府都深沉到了令人发指境界的政客!——江湖草莽摇身一变就成了政客,为什么?你还想不明白吗?”

“啊!”杜正伦恍然大悟,吓得惊叫一声,“殿下是说……赵冲,根本就是陛下的人?”

“哈哈哈!哈哈哈!”李泰突然歇斯底里手舞足蹈的大笑起来。

这笑声,在杜正伦听来是那么的恐怖和瘆人,不自禁的往后退了几步,都有了夺门而逃的冲动。

“父皇,我的好父皇啊!原来,你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信任过我,你一直都在试探我、算计我!”李泰突然无力的趴倒在地,摇头苦笑,“愚昧啊愚昧,我是真愚昧!我以为一切都经营妥当了,只等胜利唾手可得!没想到,从一开始我就掉进了他的圈套之中,从来就没有逃出来过!……好吧,完了,结束了,一切都该结束了!”

“殿下,事情还没有到如此绝望的地步吧?”杜正伦按捺住惊慌,说道,“就算吴王未死,他终究是庶出,哪有资格与你争夺东宫?晋王懦弱无能,在朝中又无半点根基,就连曾经愿意辅佐他的司徒,都已放弃他了——说到底,你仍有胜算!”

“没有,半点也没有了。这一次,我是输得彻头彻尾,败得一塌糊涂了!”李泰无力的趴在地上,喃喃自语道,“既然赵冲是父皇的人,那他就肯定把吴王遇刺案的一切真相,都告诉了父皇。你知道父皇最恨什么吗,就是兄弟阋墙骨肉相残!还有襄阳龙气这样的事情……无法补救了,全完了!”

“难、难道,我们就输在了一个江湖草莽赵冲的手上?”杜正伦极不甘心的叫道。

“不,不是输给赵冲,而是输给了……”李泰抬起头来,满面苍白全无血色,瞳仁之中也尽是绝望,喃喃道,“我父皇!”

杜正伦怔住了,无言以对,只感觉到浑身冰凉心如死灰,哆嗦的道:“那现在……怎么办?要不,殿下趁早主动去认罪?再怎么说,殿下也是陛下的亲生骨肉,纵然有错,陛下也会网开一面的。”

“还有意义么?”李泰咧起嘴,绝望的苦笑道,“此一败后,我最好的结局就是像我大哥一样,被逐出皇城,流放偏远苦寒之地,终生不得还京……与其那样摇尾乞怜苟且偷生,还不如干脆一死来得痛快!”

“殿下,不可啊!”杜正伦这下慌了,急忙拉住魏王,“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毕竟,李恪还没有入主东宫,陛下也还没有兴师前来问罪!或许仍有变数呢?——对,还有司徒、还有长孙国舅!你可以找他!陛下一向对他言听计从,只要他出面担保,至少可保殿下无虞啊!”

“没用的。”李泰无力的摇头,“你不了解我父皇,也不了解我娘舅。但凡小事,他们都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一但触及到大事与底线,我娘舅就会毫不犹豫的和我父皇站在一起,变得六亲不认心狠手辣!……难道,你忘了玄武门吗?”

听到“玄武门”三字,杜正伦的表情顿时石化,心中想道:是啊!皇帝与长孙无忌,在原则性的问题上,是从来不会有任何心慈手软的!……看来这一次,严重解犯陛下心中底线的魏王,的确是再无翻盘的机会了!他最好的结局,也许就是和前太子李承乾一样……

“你走吧!”李泰突然冷冷的说了一声,并从地上爬起来,正襟坐好,理了理凌乱的头发与衣袍,说道,“趁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你去投效吴王,也好保得一条性命!”

“殿下何出此言?”杜正伦惊道,“忠臣不事二主,岂有大难临头背主投敌的道理?”

李泰嘴角一咧,面如死灰的冷笑,“听我一劝,走吧!吴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被立为储君了。但他在朝堂之上党羽不丰根基不深,此时正当网罗人手收买人心之际,只要你主动认罪投诚,他肯定不记前仇的慷慨接纳。包括以前投在我门下的那些臣工与仕人,跟他们说,让他们都散了、走了吧!趁早一起转投吴王门下!——本王,败则败矣,不想拖累你们一起送死!”

“魏王殿下!……”杜正伦突然失声痛哭的跪倒下来,“杜某不走!坚决不走!要死,也与殿下死在一起!”

“何苦呢?”李泰淡淡道,“杜氏一门的兴荣,全在你身上了。犯得着为一时之意气,而断送了整个家族吗?……放心吧,事已至此大局已定,本王早已心如死灰。在这最后时刻,如能多救一人,也算是我报答你们追随我一场。也能为大唐的朝廷,减少一点动荡和人才的损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听我一劝,快走吧!”

“魏王啊!……”杜正伦痛哭流涕的直磕头,砰砰作响。

“走吧,我的老师……杜先生!”李泰缓缓的拱手起,对杜正伦正拜一首,“本王败给自己的父亲,败得心服口报,再无他念!……明年此时,先生若能在本王的坟头烧上两张黄纸,本王泉下,其心可慰!”

泪流满面的杜正伦缓缓抬起头来,瞪大眼睛看着行大礼而拜的魏王,心中已是绝望!

于是,他站起身来往后退了数步,五体投地正拜而下,“微臣杜正伦,拜别我王!”

起身,每退三步,一大拜!

“先生,保重!……”拜倒于地的李泰,闭上了眼睛。

此时,蓬莱殿中。

吴王李恪与晋王李治,以及李君羡、韦待价,一同拜倒于皇帝李世民的病榻之前。旁边,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李药师和褚遂良。

“看到陛下康愈,吴王殿下与晋王殿下平安归来,老臣这颗心又可以放回心腔了。”李靖呵呵抚髯而笑,“此真乃大唐之福、天下之福啊!”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都呵呵的笑,点头称是。

李世民虽是苏醒过来,但仍是比较虚弱,此时脸上挂着一丝笑意,说道:“三郎,稚奴,还有你们,都起来吧!看到你们都平安归来,朕心甚慰。”

“谢父皇!”李恪与李治都站了起来,立于一旁。

李恪担忧的看着李世民,似有话讲,却不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