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1 / 2)

农家恶妇 南岛樱桃 2944 字 2个月前

程家兴扳起手指头数给她听。

说不光吃茶,还有听戏,以及相互恭维,你夸我聪明绝顶我夸你青年俊杰……生意人见面就是愉快,两头都是会说话的,聊起天来简直如沐春风。

本来以程家兴现在的地位还没资格跟人平起平坐,真亏王家少爷看得起他,今儿出去就算交了个朋友。

王家二少爷说喜欢吃香辣肉丝好像确有其事,他在县里这段时间经常让管事的过来排队,程家兴私下跟他见了两回,都把他身边那几人的模样认全了。程记的香辣肉丝卖得贵,其他人大多是一碗一碗的要,他的人过来一次能装好几碗,都是自己带东西来装。

因为招牌越发响亮,加上有蛋黄酥和香辣肉丝这两样新货,开张第二个月的利润比头一个月还大得多。利润大,店里几个人也着实辛苦,这个月的账目算清之后,何娇杏给来帮忙的东子发了笔奖金,她跟程家兴商量着还把买卖停了一天,说好生歇歇。

何娇杏难得啥也不用干,她把整天时间都用在冬菇身上。程家兴陪她们母女待了半天就跑到斜对面去了,斜对面那家小店已经让程家富盘下来,店里面也改过装潢,该拆的拆,该添的添,他们学着程记挂了块崭新的招牌,五个字:美味钵仔糕。

店名是刘枣花自己想的,程家兴听说的时候就吐槽过她。

他这人也欠收拾,就光吐槽也不说帮忙出出主意,既然没人给出主意,刘枣花心一横就这么定了,她回头就把招牌打了出来。这时候都到四月初,正是春夏相交,天渐渐地要热起来,也到了最合适卖钵仔糕的时候。斜对面的小店在为开张做最后的准备,程家富在收拾店面,刘枣花回乡下带铁牛去了。

程家兴过去的时候他大哥正在洗刷刷,找人测的吉日就在三天以后,看起来店面收拾得差不多了,实际事情还有不少。

等刘枣花把人带进县里,他俩还得去给铁牛找个学堂,书还得读,字儿还得认。

还有备货的问题,能放得住的东西都要提前多准备一些。

……

就这天刘枣花还没能从乡下出来,她次日上午进的县里,跟她一起的还有个大家伙儿想也没想到的人,就是何娇杏跟东子的亲娘唐氏。

虽然说前一个月程家兴回去过,还下河边去给三太爷报了信说县里一切都好,何家爹娘还是不太放心,尤其是当娘的。她生怕女婿回来报喜不报忧,想着还得亲眼看看才能放心,正好听说程老大也准备去做买卖,最近就要进县城去,她问了个日子,搭上刘枣花的顺风车,跟她走了一趟。

唐氏家在河那一边,以前只去过清水镇,还没进过县城,这就跟大姑娘上花轿似的,头一回!新鲜!

刘枣花是个能说的,半路上就跟唐氏吹了一大堆,唐氏总觉得她太夸张了,等人到了程记门前她才知道,就那些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一句句都实在得很。

因为前面休息了一天,这天来排队的比平时还略多一点,唐氏远远就看见有家店门口人格外多。别家门前有五个七个都算不得了,很多家冷清得可以,就他们不用招呼就自觉排成一队,都喊着话说要肉丝问烧饼还有多久出炉……

唐氏一过去,就跟程家富当初一样被人当成了插队的。

她赶紧喊了两声东子。

东子正在帮斜对面的钵仔糕预热,这还是何娇杏安排的,让他不忙的时候跟客人们提一提。他正说到斜对面的老板是他姐夫的亲大哥,那家卖的钵仔糕也是他老姐琢磨出来的东西。

熟客问他钵仔糕是啥,好吃不。

他喝了口水,才准备吹,就听到两声熟悉的东子,扭头一看,是老娘来了。

“我亲娘诶!你咋来了?”

“我不放心你,来看看。”

东子跟误会唐氏插队的客人们解释说这是他娘,接着抬起隔板把人放起来,嘿嘿笑道:“看我吃得好住得好的,有啥不放心?”

“你想啥?我是不放心怕你给杏儿添乱,杏儿人呢?”

对对对!差点忘了!

东子小跑进去对他姐说:“老姐你来看看,咱娘来了!”

何娇杏一下还没反应过来,等她消化了东子这话,放下搓到一半的面团子就往外走:“还当小弟哄我,还真是……娘这是跟我大嫂一道来的吧?出门之前吃点啥没有?饿不饿?”

程家兴已经端着凉开水出来了,请丈母娘喝,还问她想吃点啥?说这条街上啥都有,随便想吃什么都能买到。

“外面的排队等着买东西,你俩跑来招呼我!搞没搞错?”唐氏喝着水,摆手让他俩忙去,有啥话等忙过这会儿再说。

第103章

唐氏就是不放心, 怕女婿报喜不报忧, 才寻个机会出来看看。看儿子的确踏踏实实在做事, 又跟女儿女婿一起吃过饭,和亲家母说过话还看了外孙女, 她就想回乡下去。

何娇杏挽着她胳膊不让走, 只道来一趟很不容易, 在县里多待两日, 各条街都走走看看,再买点东西提上慢慢回去,等回去了家里人问起来还有东西可以说。

唐氏起先还不同意, 说她家里还有活。

问什么活。

她说养了两头猪外加一群鸡。

“那也不急这一两天,嫂子还不会喂猪喂鸡吗?”

唐氏说大媳妇也忙,她这一出门,洗衣裳做饭喂猪喂鸡全部这些都落在媳妇儿身上, 还有娃要她带, 多耽搁几天不累着人?

东子嘿嘿说:“娘你回去的时候给我大嫂带两样东西, 她一高兴还跟您计较啥?她非但不计较, 还会替您考虑,想想看嘛我跟老姐都在县里, 您难得出来多待两天不应该吗?总要点时间把家里的事跟我们仔细说说,再了解一下县里面的情况,您说是不是呢?”

“……”唐氏说这都立夏了, 地里活不少,她看过心里踏实了就得赶着回去给老头子帮忙。“我差点忘了, 这回出来还有个事,杏儿嫁出来有三年了,东子你呢?亲事该定了吧?”

何娇杏听到这话,问当娘的是准备去找媒婆?

“我想不想有啥用,总得听他自己说,这媳妇儿娶回来是跟他过又不是跟我过。”

母女两个齐齐看向东子,眼瞧着躲不过去东子挠挠头说:“别找乡下媒婆了吧。”

“怎么说?”

东子说他不见得会回乡去,跟姐夫学出点门道攒下些本钱可能就在外面折腾个买卖,要是在乡里娶个媳妇儿,那是留她在乡下还是带出来?留在乡下那不是分隔两地媳妇儿娶了跟没娶一样,带出来的话也有很多不便。“我以后想做买卖,宁肯娶个小商小贩家的闺女,或者货郎家女儿都好,只怕娘你请媒婆来给我说的她跟我过不了。咱乡下实在人多,像我爹,原先那么多人劝他出来也劝不动,他是只要有口饭吃就不愿意去冒险,这想法倒不是不好,跟我不大合拍。”

唐氏生怕他推脱说不着急,反而像这样,他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你依他说的想想,也有道理。

人跟人的想法要是完全不同,那凑一起可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