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结局(1)(1 / 2)

这个宫廷是我的 miss_苏 1226 字 1个月前

嘉庆二十五年,新春。

皇上六十一岁了,去年的六十大寿,刻下“周甲延禧之宝”,此时正好刻成。皇上欢喜之下,在重华宫与大学士联句,便以这“周甲延禧之宝”为题。

至此,皇上的六十大寿之年,圆满落下了帷幕。

“回主子,今年正月享太庙的差,皇上派了定亲王绵恩……”四喜进内,眼中含笑,向廿廿奏明。

廿廿轻轻挑眉,侧眸看了一眼如妃。

“哦?今年竟是派给了定亲王?”如妃也回望廿廿,“这话儿又是怎么说的?往年,可都是皇子去享太庙啊。”

“去年,可是咱们二阿哥去的。怎么,难不成因为去年那场风波,皇上便也再也信不着二阿哥了不是?”

去年的正月,也是这个时候儿,因为皇上的六十大寿,便也正式恩封了三阿哥绵恺为惇郡王,四阿哥绵忻为瑞亲王。

至此,除了五阿哥绵愉年岁还小之外,三位嫡出皇子就都已经封了王。

这里头绵恺初封郡王,虽说比二阿哥和四阿哥都低了一层儿,但是前朝后宫也都并不奇怪。毕竟三阿哥绵恺是那么个性子,简直就是当年十七爷的影子一般,故此有十七爷的例子在前头,三阿哥初封为郡王,还算高的了呢——毕竟十七爷当年的初封,也只是贝勒呀。

况且皇上还给三阿哥赐了个叫所有人都意外的封号去——连廿廿这个本生额娘,都没想到。

“惇”,从满语来说,是“深厚的”、“隆重的”之意;便是从汉字上来说,亦是敦厚、勤勉、诚信之意。

——这便与这天下人对绵恺的印象,大相径庭,甚至没一点儿沾边儿的地方。

可是皇上既然选了这样封号给绵恺,反过来便也是说,不管天下人对绵恺是个什么印象,可是在皇上的心中,他的皇三子却其实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不过人们的注意力没过多集中在绵恺这个封号上,因为皇四子绵忻的忽然封亲王,便将所有人的眼球都给抓走了。

——去年时的绵忻,还没满十四周岁。

按着大清“活着”封王一般都要在二十岁之后的惯例,绵忻不满十四岁就封王,且是亲王,实在是太让人惊诧!

再者,四阿哥封号为“瑞”。瑞是玉之一种,这便叫人会回想起当年乾隆爷“宝亲王”的王号去。乾隆爷因这个封号,对玉爱为心头至宝,以致于所有的儿子,名字里都是玉字为边。

瑞,更是君臣相见之时的信物。

而皇上本名永琰,琰就是玉器,乃为玉圭,也同样为君臣之间相见时候所持的玉器。古人谓:“琰圭,琰半以上,又半为瑑饰,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

宝、琰与瑞,已然是这般明显的一脉沿袭之意。

至此,反观绵恺的初封郡王,便也有了极好的解释——毕竟皇四子初封就是亲王,且以“瑞”为封号,那同为廿廿所出之子,绵恺总要稍微避些锋芒去。不过皇上恩赏“惇”这个字,便也用足了父子的情意去,实则皇上心内对三阿哥的亲情,毫不亚于二阿哥和四阿哥去,只不过总要有所权衡,才不得不为之。